李龜年:唐代宮廷樂師 流亡不知所終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2/27 16:58:27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李龜年,生卒年不詳,唐中期洛陽人,著名的歌唱家、音樂家。他精通音律,通曉多種演奏技巧,尤善吹奏笛子和篳篥(bì lì)。青年時期,李龜年曾任蘄(qí)州蘄縣(今湖北蘄州)縣丞。后由于音樂天賦被皇家宮廷樂隊選中,并成為領(lǐng)班人物。
他的兩個弟弟李彭年善跳舞、李鶴年善歌唱,兄弟三人深得唐玄宗贊賞,王公大臣、富商大賈爭相與之交往。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描寫李龜年當(dāng)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岐王即玄宗弟弟李范,崔九即殿中監(jiān)崔滌,他們都是有權(quán)有勢的人。足見李龜年的名氣之大。
唐玄宗天寶年間,有一年京都興慶宮沉香亭牡丹盛開,玄宗與楊貴妃同去賞花,李龜年帶樂隊尾隨其后,隨時演奏助興。玄宗李隆基興趣高昂,又招來詩仙李白乘醉作新曲《新平樂》三首。李龜年當(dāng)即歌唱,玄宗親自吹玉笛伴奏。
安史之亂打破了大唐升平世界,洛陽、長安相繼陷落,皇帝逃至成都,李龜年也流亡江南。在湘中采訪使舉行的一次盛大宴會上,李龜年凄涼地唱了兩首曲子,即王維的《相思》和《伊州歌》。一曲未盡,滿座賓客早已是淚流滿面,濕盡衣衫。
13年后,李龜年仍流落在潭州,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詩人杜甫從四川奉節(jié)乘小舟沿江東下,希望“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當(dāng)船停泊在潭州時,竟意外地遇見了大歌唱家李龜年,詩圣揮毫寫就《江南逢李龜年》:“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再后來,就沒有了李龜年的任何消息,不知所終。
(作者:羅雯 責(zé)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