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的洛陽往事”向秀洛陽注《莊子》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3/13 9:08:17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西晉時期,洛陽學者郭象撰寫的《莊子注》,備受當時的名士所推崇。沒過多久,郭象被指涉嫌剽竊向秀的《莊子注》,從而引發(fā)歷史上最早的著作權(quán)糾紛事件。向秀比郭象大25歲,郭象的《莊子注》問世時,向秀已去世多年!妒勒f新語》對此說得明白:郭象雖然有才華,但品性低下,看向秀的《莊子注》沒有完整地流傳,就剽竊過來當成自己的注解。因此,郭象的《莊子注》實際上就是向秀的《莊子注》。
向秀沒有完整的文集傳世,所著僅有一書(《莊子注》)、一論(《難養(yǎng)生論》)和一賦(《思舊賦》),但均為扛鼎之作,歷史給予向秀的評價是“魏晉之際的思想家、文學家”。《莊子》和《老子》(《道德經(jīng)》)被奉為道教經(jīng)典之作,實際上,在漢代以及更早的時候,很少有人知道《莊子》!肚f子》被列為與《老子》同樣的級別,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最先把《莊子》提升到研究層面,作為玄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則是向秀。
當向秀注解《莊子》時,當時的人們大多喜歡《老子》,《莊子》屬于冷門學科,無人問津,想引起學術(shù)界的關(guān)注,得獨辟蹊徑。向秀一直在研究《莊子》,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寫出幾篇精彩的注解。《莊子》共33篇,他一共完成了其中31篇的注解工作,他去世前,僅!肚锼泛汀吨翗贰穬善獩]有來得及注解。通過注解,向秀成功地讓世人看到了《莊子》真正的價值,把冷門炒成了熱門。
在寫出最初幾篇注解文章后,向秀曾把注解文章拿給嵇康和呂安看。那兩個人本來想為難一下向秀,哪知看完后好半天說不出一句話。最后,呂安拊掌大笑,連聲贊嘆:“子期(向秀字子期),好樣的,莊周不死。”嵇康則不住地點頭,說:“子期當真是莊周的知音呀!”三人相視大笑。
(作者:劉彥卿 責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