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舊話】耍龍燈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3/19 15:50:04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元宵燈節(jié)在洛陽老城叫十五,只不過“五”字念轉了(由“五”轉“洼”再到“化”),念成了“十化”。“巴呀巴,巴十化,巴了年下巴十化”,這是舊時在老街上流傳的童謠,年下有好吃的,燈節(jié)就有好看的。聽老輩人講,舊時老街上過燈節(jié)十分熱鬧,那時的熱鬧是和商家的開市聯(lián)系在一起的——初六小開市,十六大開市。
馬市街商鋪多,街道長,一條街上有三家社火組織,都叫白衣社,只是掛的燈籠不同:街西頭掛方燈,街中段掛六角宮燈,街東頭掛的燈“紅衣綠裙”(上紅下綠),很是好看。街兩邊扯長繩,晚上點亮燈籠,滿街流光溢彩。這些活動由“神頭”也就是社首來組織,費用出自街上的商家,大家自愿捐助,像“協(xié)豐豬行”每年要捐一頭豬。
鳳化街的社火組織每年燈節(jié)要耍龍燈,過了正月初五,就開始準備了。記得上小學時,我常和小伙伴們跑到鳳化街看熱鬧。龍燈,用布做的龍衣畫著金色的鱗片,龍頭更是好看,大嘴紅舌頭,龍眼會轉,最講究的是掛胡子。聽說東關因為出了真龍?zhí)熳于w匡胤,那里的龍燈要掛白胡子;南關有個大王廟,敬的是治水大王黃守才,他被清帝敇封過,所以南關的龍燈也要掛白胡子。這就是洛陽城內(nèi)耍龍燈的胡子之爭。
耍龍燈,20世紀60年代以前很興盛,只是組織方變成了街道辦事處。龍燈耍起來非常威風,夜幕降臨,一行幾十人,前面有耍“火彈子”的引路,接著是“放荒”人(所謂“放荒”,就是放火彩)。“放荒”人一手拿谷糠、松香,一手拿引火的捻兒,他手疾眼快,火彩一扔兩米多高,眩目卻嚇人。后面就是騰挪的龍燈了。
(作者:沙草 責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