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曹操與許昌的那些事兒(四)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5/7 10:30:3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漢帝狩許田,阿瞞爭射鹿。
滿腔不臣心,三軍齊矚目。
從獸筑高臺,游畋能幾回?
于今臺畔生荒草,一世之雄安在哉!
───〔清〕甄汝舟《射鹿臺》
許田,是許昌最早見之于史籍的地名。射鹿臺位于許昌市東北25公里許田村西1公里處。據(jù)傳原臺基占地30余畝,高3丈余,挺拔巍峨。臺上建有亭閣,臺中心有清泉一口。現(xiàn)臺高3丈余,臺基占地約5畝。相傳古時許田一帶,林海濤濤,古木參天,獐鹿成群。曹操迎漢獻帝都許后,常陪伴獻帝于此游狩獵飲酒取樂,也常率部下在此以飛鹿為靶,操練軍事,此處建有亭閣,人稱“射鹿臺”。射鹿臺臺前有石碑兩通:一為清康熙年間許州吏目滕之瑚書“射鹿臺”;另一為清干隆十二年立,碑文有“許田射鹿其事,不見經(jīng)史,豈陳壽輩為曹諱也!然關(guān)侯嘗語先主曰:許田獵下,若從某言,必?zé)o今日之厄,是則實其事矣”。1923年《許昌縣志》載:“(許田)西有射鹿臺,為漢獻帝東狩射鹿之所。”
許田圍獵之事,裴松之《三國志·蜀書》注記載較為詳細(xì):“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正史、碑文及地方志三者記載均相吻合,足見許田圍獵實有其事,并非無稽之談。
東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東征徐州,白門樓斬呂布后,劉備、關(guān)羽、張飛投奔曹營,獻帝認(rèn)劉備為皇叔,遂拜其為左將軍,封宜城亭侯。謀士荀彧對曹操說:“天子認(rèn)劉備為叔,恐對明公不利”。曹操聽后說“劉備雖被認(rèn)為皇叔,而我是以天子之詔命之,劉備不敢不服從我。況且,他雖留許都,實際在我掌握之內(nèi),有何懼哉!”話雖這么說,但心中仍有疑慮,于是接受了程昱的建議,奏請?zhí)熳訋ьI(lǐng)劉備、關(guān)羽、張飛等文武大臣到許田狩獵,以觀動靜,見機行事。這就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與漢獻帝“許田圍獵”的故事情節(jié):“曹操騎爪黃飛電馬,引十萬之眾,與天子獵于許田。操與天子并馬而行,只爭一馬頭。”忽然,一只大鹿被驚起,曹操討過漢獻帝的寶雕弓、金仳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將士,見了金仳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踴躍向皇帝呼“萬歲”。曹操縱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引得劉備身后的關(guān)羽大怒。他提刀拍馬欲殺曹操,劉備急忙制止。劉備認(rèn)為此時殺曹操時機不成熟。正如清末附生朱又廉《射鹿臺》詩所說:“游畋為有阿瞞陪,遺跡猶留射鹿臺。滿腔不臣萌逆志,三軍矚目畏雄才。”
另外,相傳射鹿臺中心有一清泉,霧籠煙繞。當(dāng)年曹操在下邳白門樓斬了呂布以后,貂蟬剛生一子,曹操念其洛陽除董卓有功,就把他母子帶回許都,設(shè)宴為她壓驚。但酒席間貂蟬慷慨陳詞,夸呂布貶曹操,讓曹操十分惱火。為了讓貂蟬消除對自己的鄙視,曹操帶她到射鹿臺觀看軍事演習(xí)。這時,忽然樹叢中跑出一只母鹿,小鹿緊緊跟隨其后。曹操手疾眼快,從背后放出一箭,正中母鹿。待射小鹿時,貂蟬見景生情,放聲大哭,跪倒臺前,哀求曹操赦免。曹操允諾,貂蟬立即下臺,解開披風(fēng)把母鹿抱起,令人火速抬回許都,求神醫(yī)華陀精心調(diào)治。不久母鹿起死回生,放回苑圃,母子得到團聚。從此,貂蟬美名傳遍天下,而臺上的那池清泉,據(jù)說就是貂蟬求赦鹿時流淚積成的。
千百年來,慕名前來領(lǐng)略三國群雄逐鹿盛況者絡(luò)繹不絕,游人登高佇立,極目遠眺,那廣闊無垠的原野,煙波浩渺,蒼茫壯觀,仿佛讓人看見那身披紅袍、胸懷韜略的曹孟德,威風(fēng)凜凜地指揮著干軍萬馬操戈演練,激人奮進。每到嚴(yán)冬大雪紛紛之時,百里平川銀裝素裹,萬里沃土樹樹銀花,千姿百態(tài),剎是壯觀。此景被譽為古時許昌十景之一“許田積雪”。清代,畫家王治安畫有《許田積雪圖》,知州甄汝舟賦詩曰:“雪后偏宜玩物華,封條古樹盡飛花。直登射鹿臺遙望,萬頃瓊田糝玉沙。”
(作者:許昌市旅游局 責(zé)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