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馬戲團走俏鄉(xiāng)間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5/22 17:22:10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作為洛陽國際大馬戲演藝中心的執(zhí)行導演,張勇要忙的事兒挺多。我初次見到他時,他正在指揮搭建一個馬棚。不遠處,一個外國馬術演員牽著高頭大馬徐徐走過,像是剛參加完排練——為了不久后的馬戲表演,大伙兒都鉚足了勁兒!
演藝中心的門衛(wèi)姓邵,自稱是邵雍的后裔。他說,過去可沒這么好的場地。20世紀八九十年代,洛陽鄉(xiāng)間常有民間馬戲團出沒。他們沒有固定舞臺,只能在村里找塊空地,臨時搭建簡易的大帳篷進行表演。村民們花上幾毛錢,就能進去看“騎馬鉆火圈”“空中飛人”。當時娛樂項目少,這種馬戲團很受歡迎,演員們的出現(xiàn)往往轟動全村。孩子們高興得跟過年一樣,為了看馬戲,纏著家長要錢,要不到錢,就趁賣票的人不注意,偷偷地往帳篷里鉆。
有些馬戲團為了招徠顧客,宣稱馬戲“是從外國傳來的”。這話不全對,因為馬戲在我國起源很早,有許多馬戲原是本土項目。
古代馬戲與現(xiàn)代馬戲含義不同,F(xiàn)代馬戲包括馴獸、馴禽表演,古代馬戲則專指馴馬和馬上技藝。西漢的《鹽鐵論》中便有“馬戲”一詞,到了三國時期,馬戲已是大眾娛樂項目!段簳·甄皇后傳》記載,甄皇后自小便沉穩(wěn)、脫俗,在她8歲時,門外有人表演馬戲,她的姐姐們都跑上閣樓觀看,甄皇后偏偏不出去。甄皇后就是曹植在《洛神賦》里歌頌的那個絕世美女,洛陽人習慣叫她甄妃,不但洛浦公園里有她的雕像,而且洛陽凌波大橋的得名,八成來源于她曾在曹植的夢里“凌波微步”。 舞馬竟被當妖馬。甄妃不去看馬戲,是因為封建禮教不允許女子拋頭露面:“此豈女人之所觀邪?”其實,好看馬戲的人多的是。唐玄宗每年過生日,都要安排舞馬表演。其中有一個節(jié)目是大力士高舉木榻,馬兒在榻上旋轉(zhuǎn)如飛,四周還有美貌少年奏樂助興。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身懷絕技的舞馬后來竟被當成妖馬給殺了。“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美人楊貴妃被逼自縊于馬嵬坡,宮里的舞馬也被安祿山的爪牙田承嗣霸占了。舞馬一聽見鼓聲就瘋狂轉(zhuǎn)圈兒,套用一句廣告語,“根本停不下來”,老田沒見過世面,以為它們是妖馬,驚慌失措,一一斃之。
可憐曾經(jīng)被當成“盛世祥瑞”的寶馬,落得如此悲慘下場。今人聞之,也只能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了。
(作者:張麗娜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