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洛陽話】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圪蔫”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6/3 16:43:58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據(jù)研究,在山西方言里,用“圪”做前綴的詞有很多。洛陽話也是如此,比如“圪角兒(角落)”“圪夾(夾著)”“圪蹴(蹲)”“圪思(猶豫)”等,這足以證明洛陽話與山西話有著深厚的淵源。“圪”在構詞中是前綴,不承擔詞義,重要的是后一個字,比如“圪蔫”一詞的詞義主要在“蔫”上,指植物因失去水分而萎縮。只是洛陽話中的“蔫”字,要讀成yān(嫣)才行。
“圪蔫”就是萎縮了,不新鮮了,就像一個人過了光鮮、亮麗的時刻,慢慢地年老色衰,滿臉皺紋。人沒了精氣神兒,洛陽話也叫“圪蔫”,還可以說成“圪蔫蔫”。我曾在天津勸業(yè)場這樣繁華的大街上,見過穿著睡衣、趿拉著鞋在街上招搖的中年女人,她們早早地就沒有了女性的嫵媚,寧愿這樣隨意地生活,讓美麗過早地萎謝;我還在20世紀末的上海街頭,看見過就算買菜也要打扮得一絲不茍的上海老太太;還有微信里那些就算老了也要優(yōu)雅生活的法國老奶奶。兩種態(tài)度,兩種人生,過早放棄,過早“圪蔫”是一種糟糕的人生;盡情綻放,努力讓生命美麗則是精彩的人生。
有朋友說,最不忍看牡丹凋謝,前一天牡丹還嬌艷欲滴,第二天竟花瓣枯萎,快得讓人不能接受,一如一個水靈靈的女孩子一夜之間成了老婦,完全忽略了過程。于是想起那個叫杜秋娘的女子曾發(fā)出的感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一首《金縷衣》是流傳千古的一聲嘆息。韶華易逝、青春難再是每個人都有的感嘆,所以我們才會努力地去汲取營養(yǎng),去修煉,去提升,好讓我們還能用精致的衣著、知性的心靈、陽光的心態(tài),去享受生命的每一個階段,去對抗必來的枯萎。
(作者:姚智清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