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舊話】道簾子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6/11 16:36:44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道簾子,這個“道”字很有意思。河洛地區(qū)曾是我國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方言的文化含金量很高,令人自豪。“道”字有一義項,作量詞用,比如一道河、萬道霞光。過去,老百姓家夏秋時節(jié)用的竹簾,就是用一道一道的細(xì)繩穿起來的。因此,做竹簾被說成道簾子,“道”字在這里量詞作動詞用了。
我幼時,家里常常要道簾子。過去,簾子是家家必備的物品,一是防蚊蠅,二是通風(fēng),三是利用外明里暗的光學(xué)原理,外不觀內(nèi),從里望外卻清楚。老宅里的每個房間都要用簾子,可誰家都不可能年年換新簾子,盡管那時的簾子不貴,廈子屋門大小的也就兩三塊錢。秋末,當(dāng)簾子收起來時,要看它有無折斷的篾條,如有,那就要道簾子了。
道簾子之前,要把舊的拆了,把沒有斷的篾條拆下,收拾干凈備用。道簾子時,需要幾樣簡易工具,主要是一根一米多長的有刻度的方形硬木和幾十個簾子錘兒。說簡易,是因為它們可以自制。先在硬木上面,按簾子上每道繩子的距離刻上幾道槽,然后把它綁在長條凳上。簾子錘兒制作也簡單,找一段木頭,把它鋸成拳頭大小,再用刀將其削成腰鼓形,能纏細(xì)繩即可。
簾子的上端是一根竹竿。道簾子時,把一根繩子的兩端纏在錘兒上,然后等距離把錘兒放在兩邊,再放上那根竹竿,道第一道線繩。記住,將竹竿的兩頭固定到硬木上,就可以干活了。木板上刻的槽這時起作用了,是為了防止繩子跑歪。錘兒最好沉一點兒,為啥?靠它的重量把繩子拉緊,這樣道出來的竹簾整齊又耐用。
葉鵬老師最近著文說:“簾子是周公的發(fā)明,冬有草苫,夏有竹簾,護(hù)暖乘涼,改善居住環(huán)境。”你看,簾子還有如此的歷史和文化在里面。
(作者:沙草 責(zé)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