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豪放詩人蘇舜欽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6/25 15:14:1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慶歷新政擁范公
遭人暗算離京城
蘇舜欽在喪妻之后,又續(xù)娶了杜衍的女兒。杜衍是朝中重臣,也是后來范仲淹進行改革的支持者。此年間,遼兵和西夏軍不斷侵犯大宋邊境,占地掠物。宋積弱太久,難以取勝,只好談判議和,但是需付出巨大的經(jīng)濟代價和政治屈辱才能換回和平與安寧。
仁宗亟待進行一次革新來挽救這種局面。他乘范仲淹的西北軍取得戰(zhàn)績之機,任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相),組織了由范仲淹為首的歐陽修、余靖、韓絳、富弼等人的政治改革領(lǐng)導班子,請范仲淹拿出改革方案。范仲淹等人以《答手詔條陳十事》為改革綱領(lǐng),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慶歷新政”。
改革勢必觸動大貴族、大官僚的利益,這些頑固的保守派便進行反攻。蘇舜欽急忙從山陽(淮安)趕來開封,堅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他在進奏院工作,專門收集各地信息及時告訴范仲淹。無奈保守派的勢力太大,范仲淹、歐陽修、富弼等人被迫離京。蘇舜欽的岳父杜衍盡管已升為宰相,但孤掌難鳴,改革遂灰飛煙滅。
此時蘇舜欽的文學創(chuàng)作進入高峰。蘇舜欽的詩風格剛健、豪放灑脫。小詩清新可愛,亦有感時傷國、愿破敵立功的激昂之作。時人將他和梅堯臣并稱“梅蘇”,歐陽修敬稱他倆為“二子雙鳳凰”。二人才華相當、詩風不同、各具特色。
正值詩人名氣大震、人生得意之際,無奈“妖”風又起。蘇舜欽遭到小人的暗算。原來進奏院依慣例每年十一月年將終時,每每將所積廢紙賣掉,加之每人自費湊點錢,設(shè)席飲酒。其間,一位叫王益柔的酒醉出狂言,吟出傲詩,對孔子和周公有大不敬之詞,被小人惡吏李定得到,便秘報御史王拱辰處。這位老謀深算的保守派便指使李定等人上書告狀,結(jié)果蘇舜欽等人被捕入獄。副相韓絳識破了王拱辰的陰謀,眾人雖保全了性命,但大都被貶出京都,蘇舜欽受到除名的處分。蘇舜欽無辜遭廢,滿腔的怨憤無處訴說,只好寫進自己的詩文中。慶歷五年正月,杜衍被罷相,標志著改革徹底結(jié)束。蘇舜欽在嚴冬之際,乘船沿汴水南下,離開開封。寒風瑟瑟,他站在船頭思緒萬千,自己雖多次議論弊政,言辭甚為激烈但終未惹禍端,不料近40歲了,卻遭小人暗算,被逐出京城,今后報國恐難,遂將心思化為詩一首:“春風奈別何,一棹逐驚波。去國丹心折,流年白發(fā)多。脫身離網(wǎng)罟,含笑入煙蘿。窮達皆常事,難忘對酒歌。”行入淮河,蘇舜欽獨倚船窗,正值春潮上漲之際,望奔騰翻滾的河水,隨口吟道:“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這首小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獨特的審美情趣,世人皆愛,一時廣為傳誦。
沉寂孤居蘇州城
英年早逝令人嘆
次年四月,蘇舜欽一家人結(jié)束行程,到達古城蘇州。經(jīng)查訪,他看中了前吳越王錢節(jié)度使孫承之池館,便購買下來在此安家。他在園中修一小亭子名曰滄浪亭,并把自己寫的詩文都收入到《滄浪亭記》中。其所作《滄浪亭記》,將敘事、寫景、抒情熔于一爐,文筆凝練簡潔、委婉深沉,而胸中塊壘畢露毫端,實為散文名篇,傳誦甚廣。
不久,歐陽修遭人陷害,被貶滁州。二人便詩文唱和,互訴衷情和思念。歐陽修曾自憐寫道:“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又疑此境天乞與,壯士憔悴天應憐。”
41歲的蘇舜欽早生華發(fā),已呈老相。這年朝廷恢復他的官職,任命他為湖州長史,但無論身體狀況還是思想情感,他都無意赴任。
蘇舜欽臨池觀魚,看到魚兒快活地游來游去,想到朝中多事、風氣陰惡,他心灰意冷,吟道:“我嗟不及群魚樂,虛作人間半世人。”
據(jù)《墨池編》記載:蘇舜欽又擅書法,“工行楷草書,皆入妙品”。慶歷四年,滕子京謫守巴陵,次年修岳陽樓,他找到好友范仲淹寫了名篇《岳陽樓記》,又請?zhí)K舜欽灑墨援筆,請名雕師制成了紫檀雕屏。雕屏《岳陽樓記》掛在江南名樓岳陽樓上,成為當時賢達之士仰慕之地。
后蘇舜欽復任湖州長史,十二月,他懷著悲憤的心情,帶著無限的惆悵,在蘇州悄然病逝。嘉元年(1056年)十月,妻子將他葬于潤州。
蘇舜欽英年早逝,令人長嘆不已。
詩曰:一代高才堪詩星,壯志未酬意難平?蓢@宋室政壇亂,多少英才飲恨生。
[1][2]
(作者:翟宏魁 李天富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