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印記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9/9 8:56:2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好久沒有走過這種巷子了。
記憶中是在童年的時候,經(jīng)常牽著外婆的手,穿過各種窄窄的蜿蜒悠長的古巷,每次都驚訝于這種“小路”總能直達目的地,曲徑通幽而又常常在不經(jīng)意間柳暗花明。跟著外婆,我一邊走一邊饒有興致地聽她講發(fā)生于開封巷子胡同的各種傳說和故事,或者街巷名稱的來歷……這些古巷,在兒時的記憶中,神秘而又有趣,神圣而不失親切。
時隔十幾年,再次經(jīng)過這些地方,我卻沒有了童年時的天真爛漫與好奇興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生疏感與隔閡感。漸漸長大的我,習慣了寬闊整潔的馬路及高樓大廈,習慣了忙碌喧鬧的都市生活,卻再也不適應(yīng)這些隱藏于喧鬧市井的街巷胡同的“臟亂差”。
放慢腳步、放松內(nèi)心,試著用欣賞的目光去打量、用心靈去接納。終于發(fā)現(xiàn),這些古巷,依然是童年記憶中的樣子:曲徑通幽、錯落有致、靜謐而古樸、低調(diào)而不喧鬧。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坐在破舊平房門前的石階上,聊著那些永遠也說不完的家常瑣事;老爺爺悠閑地躺在葡萄藤下的躺椅上,閉目納涼,或在樹蔭下遛鳥,或是相約鄰居老友下象棋。陽光穿過樹葉,灑落在灰青色的古老磚墻上,濃綠的樹枝隨風搖曳,留下斑駁的影子。
在這里,時間暫時靜止。城市的不斷擴張、忙碌的經(jīng)濟建設(shè)似乎還沒有影響到這里。沒有人打擾,這里也許永遠是這樣,幾十年上百年都是這樣。窄窄的悠長的巷子,古老的磚瓦,低矮的屋檐,破舊的平房,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恬靜而緩慢的生活。就這樣靜靜地,不驕不躁、不喧不爭。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房屋的主人換了多少代。在這里,沒有人訴說歷史,而所有的一切卻都是滄桑歷史的最好詮釋。
在這里,心靈得到凈化。你不必擔憂躲閃來來往往的車輛行人,你無暇顧及學習和工作的巨大壓力,你不必考慮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你爭我趕……在這里,你會情不自禁地放松身心、愉悅心情。靜謐而幽深的古巷,有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感,卻又不顯得陰暗和壓抑。疲憊奔波的游子歸來,一定會迫不及待卸下縈繞在心頭的壓力重擔,先到承載兒時記憶的古老破舊的院落里,陪伴守望家中在這兒生活一輩子的老祖母;只想先到這座承載一個家族、一座城市、一個民族歷史的院落里,細思靜坐,找到心靈的歸宿……
這些古巷,靜靜隱匿在喧鬧繁忙的城市里,仿佛城市的血脈,密密麻麻、四通八達,貫通著城市的大街小巷,溝通著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它們沒有現(xiàn)代化馬路的千篇一律,每個胡同都有她自己的名字,每條古巷里都隱藏著封塵已久的動人故事。
現(xiàn)代化的城市很多很多,高樓大廈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能保存這么多承載歷史印記的街巷的城市有幾座?能完好保留原始風韻、不被現(xiàn)代化氣息所湮滅的古巷還有多少?古遺跡的保護與現(xiàn)代化的開發(fā),似乎永遠是一個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每一分每一秒,這座城市中都有一座古建筑被推倒,讓位于新城市的開發(fā)規(guī)劃;每一月每一天,都有一個家族要向一座承載他們一輩子記憶的院落揮手告別,在新居開始新的生活。
不是頑固不化,不是封閉自守。只是看慣了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卻越發(fā)懷念能有一處小小心靈的棲息地。就這樣簡單純凈,隨時找回童年時的歡樂與純真,找回古老歷史的厚重底蘊與文化印記。
古巷,童年的印記,也是一座城市、一段歷史的印記。
(作者:李曉彤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