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典故】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9/15 17:24:35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都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因此,做任何事情,哪怕剛開始失敗了,也別過早放棄,堅持一下,說不定可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馮異原為新莽時期潁川郡掾,后來歸順劉秀,隨之征戰(zhàn),算得上東漢的開國將軍。劉秀建立東漢政權(quán),在即皇帝位后,封其為陽夏侯、征西大將軍,派他在華陰阻擊赤眉軍。
那時,與馮異同為東漢開國將軍的大司徒鄧禹,奉詔率車騎將軍鄧弘等引兵東歸,也到了華陰,于是,兩軍聯(lián)合圍剿赤眉軍。馮異認為,作戰(zhàn)應(yīng)講究策略,聲東擊西,可鄧禹不聽,直接讓鄧弘領(lǐng)兵攻打赤眉軍,結(jié)果被赤眉軍打得落花流水。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馮異和鄧禹率兵救援,赤眉軍才向后退。
見此情景,馮異勸鄧禹收兵觀察,可鄧禹貪功,堅持追擊,后被赤眉軍揮戈反擊,大敗,逃到了宜陽,馮異則帶著幾個人逃到回溪阪(今洛寧縣東北)。戰(zhàn)敗的馮異沒有放棄,集結(jié)了附近地主武裝數(shù)萬人,采取埋伏策略,終于在崤底(今澠池西南)大敗赤眉軍。兵敗的赤眉軍逃到宜陽,最終被劉秀的軍隊消滅。
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劉秀下詔書獎勵馮異,說:“雖然馮異開始在回溪阪遭受挫折,但最終在澠池獲勝,可謂在日出的東方吃了敗仗,在日落的西邊得到了勝利。”回看這場艱難的勝仗,與馮異堅定的目標(biāo)和信念密不可分。 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指東方日出處,“桑榆”指西方日落處,比喻這個時候失敗了,另一個時候得到了補償。
(作者:寇璽 責(zé)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