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洛陽話】你這人真“圪料”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9/21 8:21:02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diǎn)擊次數(shù):
“圪料”在洛陽話里是個貶義詞,指人“脾氣怪,不好交往”。一個人,若平時話不能好好說,事不能好好做,總是扭著勁兒活,與人對著干,便是“圪料”。“圪料”一詞不獨(dú)洛陽方言里有,山西、陜西、河北等地的方言里也都有它,尤其是山西話里至今還保留著大量以“圪”字開頭的詞,如圪角兒(角落)、圪思(猶豫)、圪蹴(蹲)等。
關(guān)于以“圪”字開頭的詞的來源,學(xué)者們有不同見解,有的說是古晉語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融合的結(jié)果,有的說是由上古分音詞中聲母字演變而來的,也有的說是由漢語詞匯雙音節(jié)化造成的?傊,以“圪”字開頭的詞都比較久遠(yuǎn)。
脾氣怪為什么叫“圪料”呢?有人說“圪料”是指彎彎曲曲。比如河南修武有個村莊叫圪料返村,據(jù)說是因為這里曾是古代從修武到澤州的一條道路,道路彎彎曲曲,所以才叫圪料返村。這“返”字也有人考證說當(dāng)為“阪”字。
“圪料”的另一種說法與樹有關(guān),樹上有太多樹瘤,長得彎彎曲曲,就是“圪料”,不堪大用!肚f子·逍遙游》里講了一個有關(guān)“圪料”的故事。一天,惠子對莊子說:我有一棵樗(chū)樹(臭椿樹),樹干彎曲粗大,“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而且還長在大路中間,實在是大而無用。莊子卻說:你為什么不把它種在曠野上,讓它任意生長,讓人們逍遙地躺在樹下乘涼呢?這“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就是“圪料”。
莊子的故事很有哲學(xué)意味。樹“圪料”了尚且被人嫌棄,如果“圪料”的是人呢?偏偏莊子有胸懷,能看到“圪料”的樹也有它的用處,不堪做棟梁,便去做風(fēng)景,物盡其用,不也是一件樂事?在洛陽話里,還有一個與“圪料”有關(guān)的詞叫“歪三圪料四”,是一個一般性質(zhì)的形容詞,比如東西放得不正,人站得不直……只指物體的形狀,與人品無關(guān)。
(作者:姚智清 責(zé)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