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10/20 8:50:35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東晉永和九年,蘭亭集會,王羲之留下了千古美文《蘭亭集序》,也留下了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書”,這事大家都知道!妒勒f新語》上還記載了一個小插曲——當(dāng)有人把《蘭亭集序》比作《金谷詩序》,又說王羲之的才學(xué)可與石崇媲美時,王羲之竟然“甚有欣色”。
石崇劫掠商人,富可敵國,在洛陽筑金谷園,窮奢極欲。但他也確是風(fēng)雅之人,與潘岳、左思等組成金谷二十四友,集會賦詩,石崇也為詩集寫序,名為《金谷詩序》,當(dāng)時轟動一時。兩序相比,無論內(nèi)容還是文采,都不能相提并論。一千多年過去了,人人皆知《蘭亭集序》,幾人知道《金谷詩序》?
蘇東坡曾說,金谷集會,多是王羲之傾慕之人。但石崇和王羲之相比,實在如貓頭鷹之于天鵝。這話說得很明白:王右軍啊,這樣的評論,你怎么也會高興呢?那是對你的貶低啊。別人的評論左右了你,你也看不清自己的價值了。
王獻之也是書法家,后人將他與其父親王羲之并稱“二王”。曾有人問王獻之:“你的書法和你父親相比如何?”王獻之答曰:“本來就不一樣。”意思就是各有特色。那人又說:“外人的議論可完全不是這樣。”言外之意是,他比不上他父親。王獻之說:“外人知道什么?”
是啊,就書法而言,東晉成就最高的也就是“二王”了,他們自然明白自己的特點,何必要聽外行的嘰嘰喳喳?王獻之的高標(biāo)獨立令人佩服,王羲之的不夠自信令人惋惜。這可能與他們的境遇有關(guān)系。其實被別人的評論所左右的又何止王羲之呢?問問自己,是不是聽到別人贊揚就高興,聽到批評就懷疑自己的能力?能真正看清自己的人又有多少呢?
因為站的角度不一樣,就可能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就可能盲人摸象。一部《紅樓夢》,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林黛玉,何況紛繁復(fù)雜的生活中人呢?人就如香水,雖牌子不同,但95%的成分都一樣,都是水。剩余的才是與眾不同的地方。而走不到心里,就看不到?jīng)Q定品質(zhì)的那5%。于是有人把你抬到天上,有人把你貶到地下,真正客觀的評價極少。
莊子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沮。”境界高的人得到全天下人的稱贊也不欣然,受到全天下的毀謗也不沮喪。因為明白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別人的贊譽不能增你一分,別人的歧視也不能損你一毫。
只要我們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不必執(zhí)著于他人的評判。有人夸你,你要明白這也許只是禮貌與鼓勵。有人貶你,你也要明白這不過是偏見與傲慢。不必因此而激動或煩惱。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心亂了,你就看不清自己了。
寒風(fēng)來時,樹都在沉默中堅守;春天來時,樹就努力發(fā)芽開花。人應(yīng)該向樹學(xué)習(xí),與其為別人的眼光所左右,不如讓自己努力成長。當(dāng)你知道自己是參天大樹時,你就會欣然地接受陽光,也坦然地面對風(fēng)雨。即使有人叫你一棵蒿草,你也不過一笑了之。咬定青山,立根泥土,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作者:村姑 責(zé)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