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出自北宋歐陽修《歸田錄》:“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這個成語與宋代名宦陳堯咨有關(guān),且與鄭州密不可分。
陳堯咨,字嘉謨,閬中(今四川閬中市)人。北宋咸平年間中進士第一名,后入仕做官,先后任濟州通判、知制誥、龍圖閣直學(xué)士、翰林學(xué)士、武信軍節(jié)度使等要職,卒謐康肅,所以又稱陳康肅。他工隸書,善騎射,很有才華。他也是曾任中牟尉、鄭州知州陳堯佐的弟弟。死后和他的父親陳省華、哥哥陳堯佐歸葬在我市新鄭城北三十里的宰相陳村(人稱“三宰墳”)。熟能生巧這一成語,就是由他的一段軼事引申而來的,很有啟迪意義。
陳堯咨武功高強,尤善騎射,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文武全才。但他年輕時卻少年氣盛,驕傲自負,看不起別人。一天,他在家中的圃園里練習(xí)射箭,幾乎箭箭中的。有個賣油的老翁路過他的家門時,就放下?lián),駐足觀看,久久沒有離去。老翁看他射箭十中八九,就微微點頭,表示贊許。陳堯咨對老翁的表情并不滿意,就問:“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術(shù)也算精湛了吧?”老翁不以為然地回答說:“這有啥難的,只是熟練而已。”陳堯咨非常生氣,就說:“你竟敢看不起我的射技,難道你射箭比我強嗎?”老翁說:“我只是根據(jù)酌油的經(jīng)驗略知一二。”
老翁說罷,取出一只葫蘆放在地上,再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然后拿上木勺,從油桶里舀起一勺油,灌入葫蘆。那油似一直線,自錢孔流入葫蘆,一勺倒完,錢上也未沾上一滴油。老翁說:“我也沒有特殊的本事,只是賣油的時間長了,練得多了,熟習(xí)其中的技巧罷了。”陳堯咨終于從中悟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他笑了笑,很高興地送走了賣油的老翁。從此以后,陳堯咨刻苦努力,戒驕戒躁,不僅練射箭,還練書法,練寫作,也習(xí)兵法,最后成為宋代位同宰相、文武齊備、多有建樹的國家重臣。
熟能生巧,意為在一切工作中,只要不懈努力,認真學(xué)習(xí),反復(fù)實踐,即能找到竅門,掌握其中的技巧,從而把從事的工作、事業(yè)做精做細做好。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