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愿當門下犬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愛到極致,節(jié)操什么的就都成浮云了。
《隨園詩話》里有一個典故,說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崇拜明代書畫家徐渭,因徐渭自號青藤老人,鄭板橋便刻了一方私印“徐青藤門下走狗”,公然宣告他愿當偶像徐青藤的走狗。
后世有人認為,這是《隨園詩話》的作者袁枚故意惡心鄭板橋的,但也有人隨聲附和,比如近代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
齊白石比較博愛,他的偶像比較多,“情話”說得更肉麻:要是能轉(zhuǎn)世投胎,我愿在徐渭、朱耷、吳昌碩門下輪流當走狗!
白居易要是在唐代聽到這些瘋話,大概會呵呵一笑:拾人牙慧,沒意思,老子比你們早了千年,都愿給俺的偶像當兒子了。
>>>小李成了老白的“爹”
白居易想認了當?shù)倪@個偶像,名叫李商隱。
據(jù)說,老白當年告老還鄉(xiāng),退隱東都洛陽,偶然見了李商隱的詩文,佩服得五體投地,澎湃的情感奔涌而出:“我死后,要是能轉(zhuǎn)世投胎當小李的兒子,就心滿意足了。”
這話瘋就瘋在,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李商隱生于公元813年,也就是說,白居易比李商隱大41歲。古人早婚早育,如此年齡差,白居易都可以當李商隱的爺爺了,卻攆著對方喊爹,實在不像話。
更不像話的是,李商隱竟然坦然受之。多年后,他有了個兒子,居然真的給其取名為“白老”。
可憐“白老”天資愚鈍,腦子不靈光,不像是白居易轉(zhuǎn)世,倒像是木頭疙瘩。文人溫庭筠就拿此事開涮:這咋可能是“老白二世”?丟死人了!
>>>他們其實是知音
李商隱和白居易都是唐代大牌詩人。
不同的是,白居易無論在唐代還是在后世,都是天王級偶像,全民擁戴。
李商隱有點兒背,雖寫得一手好詩,但命運坎坷,談了幾次戀愛都失敗了,當官也當?shù)貌蝗缫,年紀輕輕就死了。
兩個人初次相遇,大概是在公元829年。小李搬到洛陽住,老白因病告假,正在洛陽履道里頤養(yǎng)天年。
作為文壇的后起之秀,小李捧著自己的作品,恭恭敬敬地去拜訪老白前輩。老白慧眼識珠,愛才心切,一方面激賞小李的詩文,另一方面為了鼓勵后輩,說出了夸張的“認爹”之語。
須知老白當時的身份不但是明星詩人,而且是中央級退休老干部。被老白這么夸一句,小李無異于拿到了東都上流社會的VIP會員卡。
小李對此心知肚明。他給兒子取名“白老”,顯然是為了表達對恩公的尊敬。
他沒辜負老白的厚愛,他的詩纏綿悱惻,譬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等,無不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白居易去世后,葬于龍門香山。李商隱受托為其撰寫墓志銘。
在精神層面,他與白居易互為知音。與其說老白奉小李為偶像,不如說老白當小李是一脈相承的同類人。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