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批河南省傳統(tǒng)村落名錄公布,我市有11個村落榜上有名。這11個村落或建筑風格獨特,或文化內(nèi)涵深厚,均有不可復制的歷史記憶。從今日起,《洛陽晚報》記者帶您走進這些傳統(tǒng)村落,領略它們的獨特魅力。
湯營村位于欒川縣潭頭鎮(zhèn)東5公里處,北有伊河繞村而過,南臨文筆峰,文筆峰海拔800多米。湯營村西1公里處的南華山山坡上有溫泉,俗稱“湯池”,自流水量為每小時30.6噸,恒溫69℃,屬高溫碳酸泉,水溫居全省溫泉之首。水內(nèi)含有多種化學元素,對改善體質(zhì)、恢復體力有良好的作用,被百姓稱為“神水”。
1 文筆峰下,村莊靜美
湯營村很好找,經(jīng)洛欒高速公路前往欒川,看到潭頭標志牌,從九龍山收費站向西行2公里即到。湯營村很好認,看到一個像毛筆一樣的孤峰,朝著山腳進發(fā),即能找到。
這座山被當?shù)厝朔Q作文筆峰,又有九龍山、湯營寨等別名,雄踞伊河南岸,位于湯營村南頭,拔地而起,海拔800多米,山頂建有祖師廟,廟內(nèi)有一口大鐵鐘,鳴之聲聞數(shù)十里。
潭頭知名文化人姜晉森先生著有《潭頭大觀》一書,書中記載,相傳古代神筆馬良曾投筆于湯營村,以致潭頭文脈厚重。文筆峰北臨伊河,東、西、南延伸九條山嶺,嶺下溪流淙淙,蜿蜒盤繞,因此得名九龍山。
湯營村得文筆峰和伊河的靈氣,村莊顯得安靜而美麗。據(jù)當?shù)貍髡f,湯營村原名湯下村,因村西1公里處,南華山山坡上有一處溫泉,人稱“神水”。當?shù)厝艘淙蕹稍〕,名?ldquo;湯池”,池在坡下,故名“湯下”。
明洪武年間,湯營村人齊魯任都御使一職,湯下村改名為都御里。明末,李闖王起義,從陜南商洛進軍豫西,欲先取洛陽,再攻北京,朝廷急派大將湯九洲追剿起義軍。行至九龍山下,湯九洲率官兵自西向東扎下三座大營,之后都御里被稱為湯營,此名沿用至今。
湯營村又分為西營、中營和小營(東營)3個自然村,村內(nèi)原有洛陽以西通往盧氏的主要道路,客商、軍人、挑腳的、趕牲口的人從此而過眾多,中營多街道建筑,現(xiàn)存3間舊門面房。西營以村道為主,有十幾家旅店、餐館。東營在清初被伊河洪水沖毀,剩余幾家搬至坡上住(現(xiàn)改名小營),大部分遷入中營街。東營遺址還存有碾盤、石磙等。
2 千年古柏,村中奇觀
69歲的村民郝官保住在湯營村王家祠堂里面,他清楚地記得王家祠堂門樓上有“大清同治三年(1864年)”字樣。王家祠堂上房為三間兩過道,坐北朝南,新中國成立后被改為倉庫。
湯營村還有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劉家大院,其坐北朝南,朝北為三間過廳,東次間東側有一過道,通往后院,可惜后院已經(jīng)毀棄。
村中有一座關帝廟,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明、清時期得到修繕,今已損毀嚴重,屬欒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帝廟大門兩側有對聯(lián)一副:“萬山舉旗正氣震寰宇,九龍騰翔威武漢群英。”
廟內(nèi)空地上種有玉米,長勢喜人。廟前有古戲樓一座,“文革”時期被燒毀,后在原址上建新廟,屋梁上有“1969年2月26日創(chuàng)建監(jiān)修”字樣。
村南有“兩柏攥一頂”奇觀,兩棵古柏一個樹頂,東側的古柏被列為國家一級古樹,2012年12月所立保護牌顯示其為“檜柏,樹齡1500年”;西側的古柏被列為國家二級古樹,保護牌顯示其為“檜柏,樹齡300年”。
當?shù)厝藢Υ擞胁煌f法。有人說,兩棵古柏應是同時栽種的,東側的長得快,西側的長得慢,東側柏樹樹冠蓋過西側,因此形成“兩柏攥一頂”奇觀。
當?shù)厝擞姓J干親的習俗,他們認為樹大通靈,遂讓孩子認古柏為干爹,以保佑子孫健康成長。在古柏南側,有一座山神廟。郝官保說,該山神廟是新建的,以前的山神廟在古柏北側,因村子修路而被移建。
遠遠望去,兩棵古柏與文筆峰遙遙相對,巨大的樹冠與險峻的山峰相映,在秋天的天空下如一幅精美的畫卷。
3 神水溫泉,造福眾生
在湯營村西1公里處的南華山山坡上有一處溫泉。清代此處修建有湯王殿,意為凡來此洗浴者,既能除塵垢,又可去心污。這是仿效商湯的做法,以此教誨百姓。
古人對溫泉的成因認知有限,就造出神話故事:一說二郎神楊戩擔山趕太陽,到此把太陽壓在了山下,形成了地下熱水;另一說是包拯火燒雞仙洞,燒熱了地下水。
當?shù)厝藗髡f,包拯擔任縣令的定遠縣就是現(xiàn)在的嵩縣舊縣鎮(zhèn)。話說包拯來到定遠小縣,那里天高皇帝遠,妖怪橫行,朝廷派去的官員連遭暗殺。包拯到任后,夜里常有一位老人來到縣衙與他交談,至五更才飄然而去。一連數(shù)日,包拯心中生疑,他不動聲色,靜觀其變。
沒想到,晚上來找包拯的老人越來越多,包拯暗中進行準備,他命令衙役們上山砍竹,截成竹杖,捅開竹節(jié),內(nèi)裝石灰,放在門后。到了晚上,一群老人一擁而入,包拯為他們斟茶,“待為上賓”。四更之后,老人們一起告辭,包拯說,先生們年齡大了,走夜路不便,每人送一根竹杖。老人們不知是計,欣然拄杖而歸。
第二天一早,包拯命衙役們沿著竹杖留下的白點一路向西追蹤,追至南華山下,發(fā)現(xiàn)一個山洞,白點到此消失。包拯命人割草撿柴,撒上硫磺芒硝在洞口點燃,只見烈火濃煙直撲洞內(nèi),洞內(nèi)鬼哭狼嚎,哭喊聲不絕。待火熄聲靜后,包拯帶人進入洞內(nèi),只見雞骨和毛灰一片,才知是雞精作祟。此后,從該山洞內(nèi)流出熱水,形成溫泉,此洞被稱為雞仙洞。
有資料顯示,湯營村溫泉水含鉀、鈉、鈣、鎂、氯、硫等多種化學元素,可治療風濕、類風濕、偏癱和多種皮膚病,民稱“神水”。
民國時,當?shù)亟ㄓ性〕厝?939年5月,河南大學遷至潭頭鎮(zhèn)辦學,建有師生男女浴池兩間,現(xiàn)保存完好。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