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過程
“蘭澤”展示的桃花妝
唐朝女子流行化濃妝
前兩期,“洛陽晚報穿越時空旅行團”的四大美女“越翊”“蘭澤”“顏希”“藍蝶”,穿著唐裝美了一把,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有人問:唐朝美女眼角那抹斜紅是怎么回事?酒窩旁怎么點了兩個紅點?眉間為啥都有紅色的花朵裝飾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唐朝女子的妝容。
總體來說,唐朝女子流行化濃妝,你若素面朝天,還真不要隨便出門。
盡管唐朝美女都化濃妝,但細看之下還是有區(qū)別的,比如當時流行的酒暈妝和桃花妝。顧名思義,酒暈妝如同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盡顯女子的嫵媚,桃花妝則“薄薄施朱,以粉罩之”,很受年輕女子青睞。
斜紅,是當時一種特殊的面飾,梳妝時在女子眼角旁各畫一條宛若新月的紅線。酒窩兩側(cè)的紅點叫面靨,這可是從宮廷里傳出來的時髦化妝法呢。
眉間一朵花,人人都愛它
至于這四位美女眉間的花朵裝飾物,是唐朝最流行也最有特色的花鈿(diàn);ㄢ毜牟馁|(zhì)十分豐富,有金箔、紙、魚鰓骨、茶油花餅等,顏色分為紅、綠、黃三種,其中綠色的花鈿又稱翠鈿。
關(guān)于花鈿的來源,眾說紛紜。有種說法是: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人日”(正月初七)這天,在含章殿檐下休息,微風(fēng)吹過,一朵梅花落在她的前額上,染出一個五瓣的花印,三天后才消去。宮中女子見其美麗,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時尚。
還有種說法是:武則天當政時,上官婉兒為了掩蓋自己臉頰上的疤痕,自制了一種漂亮的花片來遮蓋,成為時髦的“花子”。
還有專家考證,花鈿的出現(xiàn)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是在模仿佛像額前的裝飾。
不管哪種說法,美麗的花鈿幾乎是唐朝貴族女性必不可少的裝飾物。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