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4年,北魏被撕裂成兩塊——東魏和西魏,“兄弟倆”各奔東西,誰也沒有在洛陽待下去。東魏被高歡所控制,建都于鄴城(河北臨漳西南);西魏被宇文泰所控制,建都于長安。東魏、西魏的國界是陜西的潼關,而洛陽因為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成了兩魏決斗的主戰(zhàn)場。
如果看到歷盡艱辛打下的北魏江山不足百年就被撕裂了,太武帝拓跋燾(tāo)會氣得從墳墓里蹦出來!
拓跋燾是孝文帝拓跋宏(又名元宏)的高祖父,是北魏第三任皇帝,自幼稟賦過人,是天才軍事家和政治家!吨悄摇防镉幸粍t關于他的智慧故事。
有一年開春,拓跋燾準備去西河打獵,命令吏部尚書古弼(bì)供給騎士肥壯的馬。古弼答應得很痛快,可牽來的個頂個都是瘦弱的馬,恐怕連兔子都追不上。拓跋燾發(fā)現(xiàn)后生氣地罵道:“尖頭奴!居然敢忽悠我!回去先斬殺此奴。”因為古弼頭頂很尖,拓跋燾還經(jīng)常稱呼他為“筆頭”,當時的人稱他作“筆公”。
古弼的屬下風聞此事,都很害怕。
古弼很鎮(zhèn)定。他把屬下叫到一起開了個會,眼含熱淚講了一番話。這番話能解除他們的恐懼嗎?能夠使他自己躲避殺身之禍嗎?
古弼說:“侍奉國君,使他不能盡情地游樂,似乎是種罪過,但這種罪過小;對國家的意外事件缺乏應對準備,罪過就大了,F(xiàn)在南北兩地的蠻夷不斷侵擾邊疆,這才是我所憂慮的事,所以選留肥壯的馬匹用于充實軍備。如果對國家有利還被砍頭,我在所不惜!”古弼陳述了做這事的緣由,同時表達了自己堅持真理的決心。
屬下聽了很感動,可還是害怕被砍頭。古弼見屬下還是放不下心,又道:“不要怕。圣明的君主是可以用合理的事去冒犯他的。如果有罪,由我一人承擔,你們沒有錯。”
古弼的結局是什么呢?
太武帝回來后,聽到了古弼這番話,搓著手很感慨地說:“這種臣子實在是國家的至寶啊!”不但不再提砍頭的事,而且讓財政部給古弼發(fā)了一個大紅包。
相信哪位領導都想要古弼這樣的屬下,可為什么我們總在感嘆古弼的屬下常見而古弼不常見呢?說實在話,我們每個組織里都有古弼這樣有正義感、有責任心、有智慧而且敢于擔當?shù)娜。不常見古弼是因為領導不知道選擇做什么樣的人。分界點其實很簡單,只需問自己一個問題:是做殺古弼的拓跋燾呢?還是做發(fā)紅包的拓跋燾?弄明白這個問題,答案自然就有了。
下一期我們將講述一位武將的智慧故事。在人們的印象中,武將是打仗的,智慧故事似乎與武將無關,但這位武將是很聰明的,他使計讓叛將死于亂軍之中。敬請關注。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