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真實的趙匡胤 還原宋朝輝煌燦爛的歷史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3/17 9:19:40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開封是八朝古都,尤其做了北宋168年的國都。彼時的大宋,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所取得的成就,不僅超越了古人,也超越了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因此,開封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曾在河南大學求學的南陽作家群著名歷史小說家秦俊,潛心挖掘開封故事,創(chuàng)作了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天子——趙匡胤》,用小說揭秘真實的趙匡胤,展示宋朝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
宏大的創(chuàng)作計劃
“作為宋朝的締造者,趙匡胤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宋經(jīng)濟、文化的繁盛,和趙匡胤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秦俊說,宋朝是一個值得歌頌的朝代,他正在實施一項宏大的創(chuàng)作計劃,就是將北宋、南宋18個皇帝全部寫成系列長篇歷史小說,而宋太祖趙匡胤是大宋開國皇帝,當然必須先寫,而且是重頭戲。
秦俊告訴記者,自中國有皇帝以來,大大小小的皇帝共406位。在這406位皇帝中,趙匡胤的武功堪稱第一。他不只武功第一,還從來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他是武將出身,做了皇帝后,卻拼命地崇文抑武,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是時的大宋,無論是經(jīng)濟、科技、文化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yè),都搞得有聲有色。兩宋300多年的歷史,沒有女禍、沒有閹禍、沒有宗室禍、沒有外戚禍、沒有強藩禍。但趙匡胤有一大誤處——抑兵太過,導致大宋缺乏良將,直到他駕崩,也未能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確實,他身后的大宋,被一些番邦小國任意欺侮,今日失一城,明日割三鎮(zhèn)。甚而,連皇帝也被金人擄去。盡管這樣,他仍不失為一個奇人、偉人、好皇帝、有血有肉的男子漢。
揭去皇帝的神秘面紗,真實的趙匡胤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秦俊用小說解讀大宋歷史,向世人揭示一個真實的趙匡胤、真實的宋朝歷史。學歷史出身的秦俊,善以民間的視角解讀歷史,擅長講故事。他的語言輕松有趣,他的小說可讀性強。他認為,宋朝是一個值得歌頌的朝代,但世人對宋的誤解太深,他試圖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以民間敘事的方式,揭秘真實的趙匡胤,還原宋朝歷史的本來面目,探究其功過是非、興亡成敗,為讀者還原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可親可敬,同時又工于心計、野心勃勃、長袖善舞、是人不是神的趙匡胤。
艱巨的寫作任務(wù)
根據(jù)秦俊擬定的創(chuàng)作計劃,《大宋天子》系列長篇歷史小說要寫600萬至700萬字以上,至少需要15年,這是一項繁重的任務(wù)。對于年已六旬的秦俊來說,要獨立承擔如此重任,任務(wù)是非常艱巨的。
“秦俊多年來一直堅持用筆創(chuàng)作,一字一句爬格子,耗費的精力和艱辛可想而知。”秦俊的老友李琰告訴記者,在創(chuàng)作《大宋天子——趙匡胤》這部長篇歷史小說的過程中,他看到了秦俊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度執(zhí)著。“他幾乎每天都要寫幾千字,平時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應(yīng)酬和活動,但他無論晚上回家多晚,始終堅持創(chuàng)作幾個小時,一天都沒有耽誤過。”李琰說。
除此之外,超強的撰寫難度對秦俊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宋朝在我國歷史上舉足輕重,是當時世界頂級發(fā)達的國家,但是人只知道其‘積貧積弱’,要想通過文學作品來消除誤解,創(chuàng)作的社會責任的確太大了。”秦俊說,宋朝經(jīng)濟發(fā)達,社會繁榮,文化興盛,要把歷史真相反映在文學作品中,還原一個真實的宋朝,需要挖掘和駕馭大量的歷史資料,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題。秦俊告訴記者,在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時,他幾乎翻閱了能找到的所有的宋史資料。“之所以寫宋朝的文學作品較少,就是因為它非常難寫,小說家們都不愿下功夫?qū)憽?rdquo;秦俊說,要完成這部鴻篇巨著,創(chuàng)作的難度非常大。
難能可貴的是,秦俊遵循歷史脈絡(luò),尊重歷史事實,向廣大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大宋王朝。而且,這部小說既能愉悅讀者、陶冶情操,又能“考鏡源流”、增益知識。如小說中夾注了涉及宋代政治、軍事、經(jīng)濟、婚俗、官制、宗教等方面的民俗文化,如“宋代博戲”“牙人”等,使讀者在欣賞作品的同時,獲得宋史文化的熏陶,提升了小說的學術(shù)價值。
專家學者給予充分肯定
迄今為止,秦俊已成功寫作了六七位皇帝,是繼二月河之后又一位成績斐然的“皇帝作家”。評論界稱譽河南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三駕馬車”:姚雪垠、二月河以雅致來敘述歷史,劉震云以現(xiàn)實眼光反映歷史,秦俊以民間視角解說歷史。長江文藝出版社原社長劉學明稱贊,秦俊是一位勤奮的作家,作品一部接一部,一部比一部好。
“小說越往后讀越精彩。這部小說既尊重歷史又注意細節(jié)。”談及秦俊這部長篇歷史小說,專家和學者們表示,秦俊善于采用以小見大、“以小帶大”的講故事手法,通過小事情引出時代風云變幻,這改變了以往歷史演義小說過于依賴大事件推動故事發(fā)展而忽略細節(jié)的敘述方式。李琰介紹說,秦俊幾十年如一日,發(fā)表學術(shù)文章近20余篇,具備扎實的地方史志學基本功;他堅持創(chuàng)作,已出版小說17部,600余萬字,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他喜歡潛心鉆研,在歷史研究上頗有建樹,在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影響較大,且經(jīng)得住推敲,既有可讀性又有知識性。
“秦俊的系列小說帶有鮮明的民間烙印,其民間視角的創(chuàng)作方法令他的小說儼然自成一派。”在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天子——趙匡胤》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給予秦俊充分的肯定。秦俊則謙虛地說,“咱哪兒行,咱是‘拍瞎話’哩”。秦俊告訴記者,目前第二卷已經(jīng)交稿,預計近期出版,第三卷初稿已經(jīng)完成。最后,秦俊感嘆道:“宋史難寫,趙匡胤不好把握。這部小說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比什么都強。”
(作者:王蘭蘭 責任編輯:陳艷華)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