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草堂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4/21 9:38:34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北宋時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鄉(xiāng)野詩人叫魏野。魏野字仲先,家住陜州,也就是今天的三門峽市區(qū)的三里橋村人。據(jù)說,魏野跟當(dāng)時任陜州知府的寇準(zhǔn)是好朋友,寇準(zhǔn)無事總愛到魏野的茅舍里嘮嗑兒,話題從古到今幾乎無所不談。魏野的詩文雖佳且才高八斗,卻與寇準(zhǔn)只字不提一個“官”字。原來,這人有個怪毛病,一生只喜歡在鄉(xiāng)下的窯洞里練字作詩,對官場上的事甚是反感?軠(zhǔn)幾次邀他出來做官,都被他謝絕了。
魏野樂于清貧,甘愿在田間勞作,或耕種或編織,總是自得其樂。他把勞動感受或人生參悟都寫成了詩,閑時在自家的屋子里彈琴吟詠,可謂悠然自得。原先他住在一孔土窯洞里,后來又在窯洞前面的院里蓋了一座草堂,凡來訪的文朋詩友都會在這所草堂里會談,連寇準(zhǔn)也不例外,于是人們將這個草堂稱為“魏野草堂”。
魏野的詩具有唐風(fēng)遺韻,純樸自然,詩句鮮活而富哲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常常會有人來拜詩交流。據(jù)說一天黃昏,魏野和幾個詩友在青龍澗河邊游玩,忽見空中飛來一只白鶴,有人對魏野說:“都說你才思敏捷,你就以白鶴為題,賦詩一首吧。”魏野笑笑,張口就來:“遠(yuǎn)望天空一鶴飛,朱砂為頸雪為衣。”這時,另一位詩友打斷他說:“慢著,你看看白鶴都成黑鶴了,你怎么還吟成白鶴呢?”魏野笑笑,隨即吟道:“只因覓食歸來晚,誤落羲之洗硯池。”眾詩友聽后,大為嘆服。
由于魏野不思做官,也不愛熱鬧,他的詩作《草堂集》在朝上流傳不多。大中祥符三年,有遼國使臣覲見宋真宗趙恒,述說本國收存魏野的《草堂集》上卷,認(rèn)為詩詞寫得很好,欲求能得到全卷。宋真宗聽后愣住了,他對當(dāng)朝的文人了如指掌,卻不曾聽說魏野之名,于是派員遍訪,才得知魏野就在京西不遠(yuǎn)的陜州,便令人傳他進(jìn)京。這次魏野進(jìn)京后,不但將詩作送了遼國,還給了宋真宗。但他婉拒了皇帝賜的官職,仍舊回到陜州的田園草舍。
宋真宗也是個愛才之人,他讀了魏野的詩,十分喜歡,尤其喜歡魏野的那首《贈劉法掾》的詩句:“誰似甘棠劉法掾,來時騎馬去騎驢。”宋真宗從詩里了解到陜州司法參軍劉 為官清廉,離任的時候連返程的路費(fèi)都沒有了,只好賣掉上任時所騎的馬,買回一頭小毛驢,用差價作了盤纏。宋真宗十分高興,決定重用此人。后來,劉 升到了三司判官的高位。
有關(guān)魏野不愿做官的事,還有兩個典故:一是寇準(zhǔn)當(dāng)了宰相后,曾親自帶著皇上的旨意請魏野棄農(nóng)做官,魏野卻避而不見,借口說是去村東土溝看禾苗,寇準(zhǔn)追到土溝時,卻沒有見到他的人影。二是宋真宗有一天外出祭祀,派人召見魏野。魏野怕見到欽差不好交代,索性在欽差敲他家柴門的時候,跳過矮墻跑掉了……
魏野不但詩詞出眾,他的品行也受到了當(dāng)時社會的普遍贊譽(yù)。魏野去世后,司馬光也在文章中對其大加頌揚(yáng)。魏野居住過的草堂,便成了陜州城的八景之一。
(作者:古今三門峽 責(zé)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