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蹭蹬陳堯咨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5/30 8:56:39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北宋時期,陳省華陳氏一門三進士、二狀元、二宰執(zhí),聲名顯赫,載入史冊。
陳家老大陳堯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考中狀元,時年29歲;老二陳堯佐與大哥同年進士及第,官至宰相;老三陳堯咨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金榜奪魁,時年30歲,與兄長陳堯叟同為北宋著名的兄弟狀元。
陳氏三兄弟如此優(yōu)秀,這與其父母嚴格的家教是分不開的。一次,陳堯咨回家探望母親,母親馮氏問他:“你在知荊南府任上可有什么政績?”陳堯咨回答說:“荊南府地處交通要道,過往的官員特別多,幾乎天天都有宴會。我日日以射箭為樂,坐客無不嘆服我的一手好武藝。”馮氏聽了,非常生氣地責(zé)罵道:“你父親教你要忠孝輔國,而你卻不務(wù)正業(yè),迷戀于一介武夫之技。你把父親的囑咐丟到哪兒去了?”說完,馮氏拿起棍杖責(zé)打兒子,還敲碎了他的金魚配飾。
陳堯咨是家中的幼子,從小受到父母的寵愛比較多,養(yǎng)成了他任性、不羈的性格,這也許就是他仕途屢遭挫折,不如兩位哥哥出色的原因所在。
科場舞弊案,付出沉重代價
選人改京官,創(chuàng)新用人機制
陳堯咨,字嘉謨,祖籍閬中。他是憑借真才實學(xué),經(jīng)過層層考試選拔成為狀元的。放在現(xiàn)在,也是一個“考霸”。
宋真宗咸平三年,翰林學(xué)士王旦、知制誥王欽若同知貢舉,省試錄取合格正奏名進士547人。殿試共錄取進士414人,黜落133人,陳堯咨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蟾宮折桂。
北宋前期,狀元及第后按例授將作監(jiān)丞、州通判,所以狀元也別稱為“將作監(jiān)丞”。陳堯咨初授將作監(jiān)丞、濟州(今山東巨野)通判,三年任滿后召試館職,改授秘書省著作佐郎、直史館、判三司度支勾院。“著作佐郎”是決定俸祿的本官價,“直史館”是館職,“判三司度支勾院”則是實際職務(wù),負責(zé)管理度支賬目的審核、注銷,任務(wù)繁劇。任職兩年后,陳堯咨改擢右正言、知制誥,負責(zé)起草皇帝詔書、制敕。
陳堯咨性格剛戾、狂放不羈,不如兩位哥哥沉穩(wěn)、練達。景德二年(1005年),他奉命出任當年的覆考官,參加考試的奏名進士中有一位名叫劉幾道,他是三司使劉師道的弟弟,陳堯咨擔任判三司度支勾院時是劉師道的下屬官。所以,當劉師道為弟弟的科名來請他幫忙時,他念于舊情,不顧嚴格的考試紀律,暗中與劉師道串通,讓劉幾道在試卷上標寫記號。劉幾道在覆考官的暗中幫助下順利通過殿試,登進士第。
一個月后,有人向皇帝揭發(fā)這一科場舞弊案,宋真宗非常生氣,下令將涉案人員全部罷黜,罷劉師道樞密直學(xué)士,責(zé)授忠武節(jié)度行軍司馬;罷陳堯咨知制誥,責(zé)授單州團練副使;新進士劉幾道從進士名籍剔除,永不得參加科舉考試。陳堯咨為自己的放任、冒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是他政治生涯中遭遇的第一次重挫。
陳堯咨對自己的行為頗感悔恨,經(jīng)過幾年的反省、努力,他重新得到了宋真宗的信任。宋真宗先授予他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光州(今河南潢川),滿任后再讓他官復(fù)原職,擔任右正言、知制誥。此后,陳堯咨奉詔同判吏部流內(nèi)銓,掌管七品以下京官的銓選工作。宋朝人事制度規(guī)定,選人改京官需要有五位京朝官的推薦,這對于那些沒有官家背景、出身貧寒的士大夫來說是非常苛刻的,許多選人就因為遲遲拿不到五張舉薦信,被迫沉浮于“選海”,久久得不到改秩升遷的機會。陳堯咨對寒士出身的選人的處境非常同情,他打破舊例,列出一份因缺舉主而遲遲不能改官的選人名單,請求朝廷批準他們改京官。宋真宗認為陳堯咨此舉可行,特予批準。
知永興軍,興修水利,關(guān)注民生
大哥說情,真宗訓(xùn)斥,奉詔回京
陳堯咨也因為工作出色,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尚書工部郎中,出知永興軍(今湖北陽新)。永興軍地多鹽堿、河水苦澀,陳堯咨到任后,就在境內(nèi)興建水利工程,募民疏浚龍首渠,引渠水入城,從而解決了城中居民飲用水的問題。
陳堯咨在社會上追求奢侈,做官也是隨意任為、自作主張,常常有一些不守法紀的越軌行為。在知永興軍任上,他曾經(jīng)擅自打開官府的武器庫,隨意取用庫內(nèi)的弓箭等兵器;他還興建草堂,作為批閱公文、處理公務(wù)的場所;他甚至增開三道城門,又建造一條專供自己出入的通道,每次出行,都要派禁兵列隊護衛(wèi)。更為嚴重的是,他在審理案件時經(jīng)常動用酷刑,屢有致人死亡的事件發(fā)生。對于自己的同僚和屬下,陳堯咨也是盛氣凌人、傲慢無禮,陜西路轉(zhuǎn)運使樂黃目對他的胡作非為忍無可忍,向朝廷提出了辭職請求。宋真宗詔陳堯咨知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將他調(diào)離永興軍。
陳堯咨剛一離開永興軍,檢舉揭發(fā)的信件就如雪片般飛到朝廷,狀告他在永興軍任上的種種違法行為。宋真宗考慮到陳堯咨是狀元出身,兩個哥哥堯叟、堯佐又都在朝中任高職,沒有對他徹底查辦,只是略施懲罰了事,詔陳堯咨罷龍圖閣直學(xué)士,出知鄧州(今河南鄧州)。宋真宗擔心陳堯咨會故態(tài)重演,再度惹是生非,幾個月后就任命他為知制誥,召回京城。這是陳堯咨第三次擔任知制誥。
陳堯咨狀元及第僅僅五年就擢升知制誥,令士大夫們無比羨慕?墒窃谌温毷嗄旰,他并沒有獲得更好的晉升機會,而是又回到了知制誥任上。面對仕途上的坎坷與挫折,陳堯咨不僅沒有認真反省自己,反而認為自己是遭到了小人的誹謗和陷害,終日郁郁不樂、情緒低落。
大哥陳堯叟見弟弟如此消沉,內(nèi)心十分擔憂,就去找宋真宗說情,將弟弟心中的委屈一一道出。宋真宗不高興地說:“朕一直是在盡可能保護他,難道他還不知道嗎?怎么能信口開河說別人誹謗他呢?”宋真宗還特地手書一紙,對陳堯咨加以嚴厲訓(xùn)斥。宋真宗這封言辭激烈的信給了陳堯咨當頭一棒,讓他清醒了許多。他誠惶誠恐地去向皇帝謝罪,表示要痛改前非。三年后,陳堯咨復(fù)龍圖閣直學(xué)士,判登聞檢院,負責(zé)管理軍民申訴、平反冤案?墒窃谌温毱陂g,他又因自己保舉推薦的官員犯贓罪受到牽連,降官兵部員外郎。
天禧初年,哥哥陳堯叟去世,不久母親馮氏也病故,陳堯咨與二兄陳堯佐辭官回家為母守喪。三年守喪期滿,陳堯咨復(fù)工部郎中、龍圖閣直學(xué)士、會靈觀副使,后奉命出任陜西沿邊安撫使,負責(zé)邊備。不久,又遷右諫議大夫,知秦州(今甘肅天水)。隨后,陳堯咨奉詔回京,任權(quán)知開封府,管理首善之府的民政、刑政等事務(wù)。
善于射箭,賣油翁曉之以理
改換武階,大名府建功立業(yè)
陳堯咨雖然不及二位哥哥沉穩(wěn)、謙和,仕途屢屢受挫,其文采、學(xué)識也稍遜于兩位哥哥,但是,陳堯咨自幼喜好習(xí)武射箭,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特別擅長射箭,每次比賽幾乎都是百發(fā)百中,無人能及。
一次,陳堯咨正在自家菜園里射箭取樂,一位賣油翁挑著貨擔經(jīng)過,駐足觀看,見陳堯咨射箭十發(fā)能中八九,他只是微微地點點頭。陳堯咨見狀十分好奇,就走過去問賣油翁:“你也懂射箭嗎?”老翁回答說:“射箭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無非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咨心中不快,就反問道:“你怎敢看不起我的射藝?”老翁從容地說:“你且看看我的灌油技藝,就會明白了。”只見老翁將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文小錢蓋住葫蘆口,然后慢慢地將一勺油從錢孔中注入葫蘆,油注如線,銅錢口一點也沒沾油。陳堯咨看后由衷地表示敬佩,老翁卻謙虛地笑著說:“我灌油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熟能生巧而已。”陳堯咨心領(lǐng)神會,笑著目送老翁遠去。
皇太后知道陳堯咨武藝高強、善于射箭,決定讓他改授武資,由右諫議大夫文官階改換成武官階的宿州觀察使,并派他出知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對于朝廷的決定,陳堯咨非常不滿。北宋自太祖建國初始,為消除唐末五代以來武將專權(quán)、政權(quán)更替、天下動蕩的弊端,制定了以文治國、重用文士的國策,并通過不斷擴大科舉取士規(guī)模等措施,將大批有才學(xué)的知識分子吸納入官僚隊伍,建立起一整套以文人為主體的官僚統(tǒng)治體系,整個社會形成了一種“重文輕武”的風(fēng)氣。雖然國家有“文武換官”的規(guī)定,允許一些文才出眾的武將轉(zhuǎn)換文階,同時也鼓勵一些有武略的文士棄筆從戎,加入到武官的行列,但是,由于文官的社會地位要高于武官,要求轉(zhuǎn)換文官的人很多,而愿意換武階的人卻非常稀少。在這種背景下,陳堯咨的不滿也是可以理解的。
皇太后得知陳堯咨不愿意換武階,就將他召入宮中面加勸諭:大名府是國家的北大門,關(guān)系到社稷的安危,責(zé)任重大。既然皇太后親自下令,陳堯咨不敢違抗,只得奉命換武官階,出知大名府。到了大名府后,他看到的是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的城墻以及隨處堆放著的器械,城中一片混亂無秩的景象。陳堯咨決定首先從加強城防人手,下令重修城池,調(diào)換武庫裝備。應(yīng)該說,陳堯咨在大名府的整改決定是正確的,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陳堯咨性格暴躁、剛愎自用,在整頓城防的過程中不能體恤民情,而是索求苛暴,吏民稍有怠慢或不滿,就命令軍士用大棍嚴厲責(zé)打,當?shù)匕傩赵孤曒d道。陳堯咨也因此失去了皇太后的信任和支持,再也沒能受到重用,一直在知州、知府的職位上徘徊。
景公式元年(1034年),陳堯咨卒于知天雄軍(今河北大名)任上,終年65歲!端问贰酚涊d:陳堯咨所居房屋柱折倒塌,已而卒,贈太尉,謚號“康肅”。堯咨于兄弟中最為少文,然以氣節(jié)自任。工隸書,善射,能箭射金錢眼。
(作者:書友 責(zé)任編輯:陳艷華)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