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來雙月滿,曙后一星孤。
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
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
——崔曙《奉試明堂火珠》
既然這首詩是為明堂火珠點贊的,那咱就先說說明堂。
很顯然,這里的明堂指的是武周時期的明堂。
武則天執(zhí)政的時候,總共建了兩次明堂。第一次是在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
7年后,明堂被女皇的男寵薛懷義一把火給燒了,“則天尋令依舊規(guī)制重造明堂”,新修建的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廣三百尺。上施寶鳳,俄以火珠代之”。
崔曙“奉試”的火珠,就是這次添上去的火珠。他寫這首詩時是唐玄宗執(zhí)政,武則天早已過世,此時的明堂輝煌不再,且由原來的三層變成了兩層。
史載,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命將作大匠康愆素到洛陽毀掉明堂,“愆素上言:毀之勞人,請去上層,卑于舊九十五尺,仍舊為乾元殿”,唐玄宗答應了。
明白了明堂和火珠的來龍去脈,這首詩的意思就好理解了。
“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正位,武周時期的明堂是在乾元殿被毀后的舊址上建起來的,而乾元殿是神都宮城的正殿。
“夜來雙月滿,曙后一星孤。”這是在夸贊火珠,說這玩意兒非常明亮,一到夜晚就和天上的月亮一樣。清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隱去了,只剩下火珠還在閃閃發(fā)光。
“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天氣晴朗的時候火珠熠熠生輝,天氣不好的時候火珠若隱若現(xiàn)。
“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看似贊頌火珠,實則在拍皇帝的馬屁,用現(xiàn)在的話說叫“升華主題”。
從文辭上說,本詩并無過人之處,但主題升華得好。據(jù)說,詩成后,崔曙被點為狀元。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