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宋文化(中)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6/27 8:56:1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人物、學術與藝術
《紅樓夢》中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兩宋歷史人物很多,有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歐陽修、柳永、王安石、蘇軾、秦觀、陸游、李公麟、米芾、石延年、朝云、宋徽宗、秦檜等,以北宋為主。在不同的場景和情節(jié)中,這些人物的身份也不同。例如第2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與賈雨村談論賈府,介紹寶玉的出生及其怪癖,賈雨村把大儒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列入秉天地清明靈秀之正氣、應運而生的大仁之列,把奸臣秦檜列入秉天地殘忍乖僻之邪氣、應劫而生的大惡之列,宋徽宗、米芾、石延年、柳永、秦觀、朝云(蘇軾侍妾)則是正中有邪、邪中有正的正邪兩賦之人。前兩類人物的歸類無需多言,曹雪芹依據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氣論而提出的“正邪兩賦”說,發(fā)掘出第三種人性,既是出于塑造賈寶玉、金陵十二釵等才子才女人物形象的需要,更是一樁重大的哲學命題。曹雪芹對人性、社會和歷史的洞察可謂透徹之極。
宋代理學,回應理論現(xiàn)實,重建儒學價值,影響極其深遠。它興于北宋,盛于南宋,代表人物即上述的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第3回黛玉進賈府,寶黛初見,哥哥送妹妹表字“顰顰”,探春問此出處,寶玉回答后探春說是杜撰,寶玉辯解說:“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這里的“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始有“四書”之名。此后《四書》成為科舉考試的必讀教科書。在第19回中,寶玉說“只除‘明明德’外無書,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纂出來的”。這里的“明明德”也是代指《四書》。第36回中,則有寶玉“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的舉動。
在第56回,面對賈府由盛而衰的嚴峻現(xiàn)實,有遠見抱負、精明練達、敢說敢為的改革家探春要整頓大觀園,興利除弊、推行承包、開源節(jié)流。支持改革的寶釵在指導思想上與探春不同,她搬出朱熹的《不自棄文》提醒探春,改革要“拿學問提著”,以防“流入市俗”,切不可因為省上二三百銀子而失了體統(tǒng)。可見寶釵屬于改革中的穩(wěn)健派,大觀園的改革也的確沒有偏離她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藏愚守拙、頗識時務的寶釵,其成熟由此可見一斑。
第111回,鴛鴦自縊身亡,已死的秦可卿顯靈,引鴛鴦的魂到太虛幻境。在這過程中,秦可卿對鴛鴦的魂說:“喜怒哀樂未發(fā)之時便是個性,喜怒哀樂已發(fā)便是情了。”這個論斷,典出朱熹的《四書集注·中庸》:“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fā),則性也。”曹雪芹在這里引用朱熹的“性情說”是以此說明真實的感情往往含蓄不露,如果發(fā)泄出來,難免摻雜虛假,所以下文接著說:“至于你我這個情,正是未發(fā)之情,就如那花的含苞一樣,欲待發(fā)泄出來,這情就不為真情了。”鴛鴦的魂聽了點頭會意,便跟了秦氏可卿而去。
至于藝術方面,除了上文中列出的宋詩、宋詞和散文外,《紅樓夢》中還涉及有宋代的聯(lián)語、小說和繪畫等。在第5回中,秦可卿帶寶玉到自己的臥房休息,寶玉見秦氏房中的墻上,“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lián),其聯(lián)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秦太虛就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頗得蘇軾賞識的秦觀(字少游,一字太虛)。秦可卿臥房的這副香軟聯(lián)語,當然符合秦觀詩詞的婉約風格,只是不見他的《淮海集》,似為曹雪芹假托,以此來表現(xiàn)秦氏臥房的香艷奢靡,同時又以“秦太虛”之名暗點秦氏及寶玉夢游的太虛幻境。
第13回,“形容裊娜,性格風流”的秦可卿,臨死前托夢給鳳姐:“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成語“樹倒猢猻散”,比喻有權有勢的人一旦垮臺,依附的人也就隨之四散,語出南宋龐元英的《談藪》,一部宋代文言軼事小說。
頗有經世致用之才的探春,也工詩善書,趣味高雅。第40回寫到她住的房子,房子的西墻上掛有一幅米襄陽的《煙雨圖》。“米襄陽”即米芾,世居太原,后遷襄陽。在繪畫藝術上,他推崇“峰巒出沒,云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的畫意,其畫作也以煙雨山水著稱,故小說有此一說。
在第46回,賈赦要納鴛鴦為妾,讓鴛鴦的兄嫂來勸,嫂子要將這“天大的喜事”告訴鴛鴦:“你跟我來,到那里我告訴你,橫豎有好話兒。”不料遭到鴛鴦的痛罵:“什么‘好話’!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畫兒……”宋徽宗擅書畫,工花鳥,以畫鷹著稱。這里,鴛鴦將嫂子的“好話”諧音為“好畫”,給予她毫不留情的嘲弄,后以懸梁自盡的方式表達了對主子迫害的反抗。第89回,寶玉到瀟湘館看黛玉,只見妹妹的房間里掛著一幅《斗寒圖》,作者交代說“全仿李龍眠白描筆意”。“李龍眠”何許人也?是北宋神宗熙寧三年進士、畫家李公麟(號龍眠居士)。他擅畫人物、佛道像、鞍馬等,畫作多用線描,皆不著色,筆法如行云流水,被推為白描高手、宋畫第一人。
官制文化與物質文化
官制文化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官制文化十分浩繁,《紅樓夢》涉及很多,其中也涉及宋代官制。在第13回中,秦可卿死,喪禮極盡奢華,“靈牌疏上皆寫‘天朝誥授賈門秦氏恭人之靈位’”“對面高起著宣壇,僧道對壇榜文,榜上大書‘世襲寧國公冢孫婦,防護內廷御前侍衛(wèi)龍禁尉賈門秦氏恭人之喪’”。這里的“恭人”是命婦封號,根據丈夫的官職品級而定,始于宋徽宗。秦可卿的丈夫、龍禁尉賈蓉官屬五品,按清制當稱“宜人”,但舊俗往往將死者封號上提一級,故賈府稱秦可卿為“恭人”。第63回中,尤二姐、尤三姐之母尤老娘被作者稱為“尤老安人”,“安人”也是始于宋徽宗時的命婦封號,位在“宜人”之下,后成為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第24回中,百般奉承鳳姐的賈蕓,對她說他有一個捐個通判的朋友。“通判”是官職名,始于北宋,太祖創(chuàng)設,皇帝直接委派,州、府均置,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同時也防止知州、知府職權過重,地位略低于州、府長官。
第41回,賈母帶著劉姥姥,和寶、黛、釵等人一起來到櫳翠庵妙玉處品茶,妙玉拿出的一只公式器茶杯,上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一行小字,其中“秘府”乃朝廷收藏珍貴圖書和文物的地方,宋代稱“秘閣”,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設立。曹雪芹的這個描寫可能是夸張,也可能是有所依。
在物質文化方面,《紅樓夢》涉及的主要是宋代的瓷器。在第3回中,黛玉進了賈府,在嬤嬤們的引領下來到王夫人處,幾上有一件“汝窯美人觚”;第27回中,王熙鳳對寶玉房中的丫鬟紅玉說:“你到我們家,告訴你平姐姐,外頭屋里桌子上汝窯盤子架兒底下放著一卷銀子……”汝窯的第三次出現(xiàn)是在第40回探春房中。在探春的秋爽齋,房間里擺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汝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一,因產于宋代汝州而得名。南宋學者周輝在《清波雜志》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民間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
第22回中,元妃送出燈謎讓大家猜,并送給每人一個宮制詩筒,一柄茶筅。“茶筅”是什么?是古時一種調茶工具,也是宋代茶藝“點茶”時必備茶具,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有專門描述:“茶筅,以公式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動,本欲壯而末必眇。當如劍脊,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南宋學者胡仔《苕溪漁隱叢話》、魏慶之《詩人玉屑》收錄有“茶筅子詩”。如韓駒的七絕《謝人寄茶筅子》:“立玉干云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鉛刀?淳加钫纨埛N,猶解橫身戰(zhàn)雪濤。”
第40回,賈母帶劉姥姥游大觀園,在寶釵的蘅蕪苑,“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shù)枝菊花”。這里的“土定瓶”是指定窯的瓷器。在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從寶玉房中拿出的40個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窯的”。定窯也是北宋五大名窯之一,在河北曲陽縣境內,以產白瓷著稱。因該地區(qū)唐宋時期屬定州,故名定窯。明代學者高濂在其《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中曾說:“宣和、政和年者,時為官造,色白質薄,土色如玉,物價甚高。”可見寶玉的碟子當為上品。
第40回中,在探春的房間,“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大觀”是宋徽宗年號,“大觀窯”說法有二:一是指徽宗大觀、政和年間位于東京的官窯,一是指大觀年間景德鎮(zhèn)燒制的窯變瓷器。
第41回,賈母帶劉姥姥等人一起到櫳翠庵妙玉處吃茶,“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官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一,窯場就在京師開封,生產專供御用瓷器。對此南宋學者顧文薦《負暄雜錄》有“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的記載。
(作者:鄧高峰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