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鏡中的中國風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7/4 9:15:5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20世紀初的中原,新事物開闊了人們的視野,這西洋鏡算是叫開封人開了眼界。陳雨門先生在整理《開封相國寺竹枝詞》中的《西洋鏡》中如此描述:“非看蘇杭山水秀,不因故都觀京都。引人注目有奇趣,只是幾張避火圖。”陳雨門先生注釋,“避火圖”即春宮畫。馬靈泉《相國寺》一書記載中山市場“洋片”情況時說:“片中多戰(zhàn)爭情況,各地風景及珍異禽獸,亦有男女裸體畫片……”在李博一的拉洋片叫響大相國寺的時候,另一個人別出心裁,在洋片內(nèi)容上大加改造,著力突出中國傳統(tǒng)元素。雖說通俗、低俗的圖片似乎更加招攬顧客,但他還是堅持把中國戲曲故事融入西洋鏡中,從而開創(chuàng)新的基業(yè),吸引了諸多粉絲。他就是冀成禮。
這冀成禮是地道的開封人,家住曹門里東二道街一號,曾經(jīng)念過三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底子。最初,冀成禮在江湖上是耍百戲的,因生存艱辛,難以為繼,于是就改行拉洋片。1927年,28歲的冀成禮開始入駐大相國寺成為諸多藝人中的一分子,憑借手藝討碗飯吃。
他曾到過湖北漢口與河南各縣行藝,經(jīng)過江湖走訪,他發(fā)現(xiàn)最能吸引人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故事,于是就把整本的《白蛇傳》分為7張洋片,計有:《青蛇白蛇許仙游湖》《白蛇送許仙銀子》《二公差拉許仙到大堂上》《開寶和堂熟藥鋪》《白蛇喝雄黃酒現(xiàn)原形》《白蛇盜靈芝》《水淹金山寺》。他的洋片箱可供6個人觀看。
說起他的洋片箱,可比李博一的復雜多了。木匣共三層,中間有輪盤,可以拉轉(zhuǎn)。可以滿足6人同時觀看。他表演的每一段都配有道具,比如斷橋這一部分,就會出現(xiàn)橋的模型和西湖的游船。每一天,冀成禮都要重復多遍這固定的臺詞,有時也會即興發(fā)揮,但是基本的故事情節(jié)不會大動。每次開場他會這樣唱:“眾位明公高臺落座,望樓上看,飄飄搖搖來了兩艘船,上頭坐著青蛇、白蛇和許仙,他二人眉來眼去成了姻緣……”故事講到許仙在杭州開一個熟藥鋪,字號寶和堂,來了一個老和尚前來化緣,手拿著木魚,敲得梆梆響,冀成禮便拿出梆子玩命敲擊,配合情節(jié)導入故事。五月端午,白蛇喝雄黃酒現(xiàn)出原形,許仙一見大長蟲,嚇死了。白蛇醒過酒來,看見丈夫駭死,就到昆侖山盜靈芝草,激戰(zhàn)白鶴童子。為尋許仙,跑到東海搬救兵。“搬來魚兵蝦將,個個帶上水,水淹金山。無浪翻花,好大的水,好大的山,山也漲,水也漲(這個時候他會放出水來)。想淹金山難上難。大和尚來敲磬(他拿出磬來敲),小和尚來撞鐘(現(xiàn)場傳出撞鐘聲),只搬來蝦米精、蛤蟆精、螃蟹精、王八精,請來天兵天將,天兵天將楊戩二郎,這才撒下掌手雷(他模擬雷聲),駭跑了那些妖精。頭門一上,二門一關,整本大套《白蛇傳》,您算看完,隨便給錢。”照例是每人銅板5枚,因是同時可以多人觀看,每日收入約合今1.2元,除去地租0.1元,他和老板每人平均收入為0.6元。
如果按現(xiàn)代的語言表述,這冀成禮算是在拉洋片行當中加入了3D或4D技術了,簡單的畫片被他講述得繪聲繪色,不但情節(jié)引人入勝,而且現(xiàn)場感十足,時不時發(fā)點大水、弄點雷聲,堅持傳統(tǒng)藝術融入新鮮事物,在那個年代也算是經(jīng)營有方、創(chuàng)新思維了吧。
(作者:劉海永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