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宋如期話若夢之人人都是倔脾氣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7/14 9:24:0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在中國封建社會,人們常說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邊一不小心說錯話就可能腦袋搬家?墒窃诒彼我怀驼Q生了一批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臣,敢跟皇帝爭高下。比如寇準(zhǔn)寇大人……
中國宋太宗時期的一天,員外郎寇準(zhǔn)正在金鑾殿上直陳時弊,因為說話太猛,皇帝明顯不高興了,寇準(zhǔn)卻越說越起勁兒。皇帝忍無可忍,氣得拍案而起,轉(zhuǎn)身就要拂袖而去。就在這時,寇準(zhǔn)眼疾手快一個箭步?jīng)_上去,扯住皇帝的衣角說道:請皇上決其事,然后退!這意思可就是在說皇上您不能一走了之,得讓我把話說明白,給個決斷才能走?軠(zhǔn)的這一舉動把大臣們都驚呆了,瞬間大殿上鴉雀無聲。靜默中皇帝扯了扯衣角,終于拗不過寇準(zhǔn)的倔脾氣,負(fù)氣地坐回了龍椅上。其實,這已經(jīng)不是寇準(zhǔn)第一次犯顏直諫了。作為朝中最年輕的官員,寇準(zhǔn)脾氣倔、性子直,多次言辭激烈地批評弊政讓皇帝顏面掃地、氣恨交織。這一次居然不顧群臣禮儀去跟皇帝拉拉扯扯,在別人看來真是膽大包天。但皇帝卻因為這件突發(fā)事件表揚了寇準(zhǔn):朕得寇準(zhǔn),猶文皇得魏征。
其實像寇準(zhǔn)這樣的倔脾氣,北宋一朝大有人在。如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蘇東坡、趙普等人,他們敢于逆龍鱗,跟皇帝據(jù)理力爭,被稱為“殿上虎”。
宋太祖時期,有一次宰相趙普上疏說:某人按例該升遷了,可宋太祖因反感這名官員沒有批準(zhǔn)。第二天趙普再次提出仍未獲準(zhǔn),第三天趙普依舊奏請時,宋太祖龍顏震怒把趙普的奏章撕得粉碎。扔到地上氣憤地說:你有完沒完!朕就是不遷此人的官職,你又能如何?這事若是換了別人早就嚇得心驚肉跳了,可趙普面不改色,慢慢揀起地上的奏章碎片,心平氣和地回答:刑賞乃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一人之刑賞。豈能因陛下喜怒而獨專?宋太祖氣得起身離座,轉(zhuǎn)身進(jìn)入內(nèi)宮。趙普緊隨其后倔強地站在宮門前,誰勸都不走,直到宋太祖同意了他的奏請才離去。
王安石更是性格執(zhí)拗,人稱拗相公。說話做事從來都是直來直去,不會看人臉色,即便在上司面前也是我行我素。剛?cè)牍賵鰰r,王安石被派到專管馬政的群牧司做了一名判官。他的頂頭上司是包拯,同事是司馬光。有一年春天,群牧司的牡丹花開得分外鮮艷。包拯看了也不免喜歡,于是置辦酒席邀請同僚們一起飲酒賞花。席間包拯頻頻舉杯勸酒,就連平時滴酒不沾的人也勉強喝了幾杯。唯獨王安石倔強,無論怎么勸都堅決不喝。好在包拯還算大度,見他態(tài)度堅決也就不再勉強。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疏要求變法,語氣一點兒都不客氣。除非實行變法,否則不接受任何官職。司馬光則堅決反對變法,兩個人水火不容爭執(zhí)得很厲害。而對于司馬光的犟脾氣,蘇東坡深有體會。有次和司馬光討論政事,兩個人意見不合爭論起來,蘇東坡處于對司馬光的尊重一直保持著畢恭畢敬的態(tài)度;氐郊抑胁琶撁苯鈳Ф逯_高喊:司馬牛!司馬牛!
(作者:開封市旅游委 責(zé)任編輯:陳艷華)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