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坊”與“盛世清明”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7/26 9:05:11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宋代畫家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古代繪畫藝術中的瑰寶,這幅傳承了千年的風俗畫卷同樣給后人留下許多不解之謎。“清明時節(jié)去上河”,這本是畫卷很明了的題目,但目前學術界對《清明上河圖》畫卷之命題“清明”一詞卻有不同解釋。當今書刊介紹此畫時普遍的說法是“清明”有三說:一是“清明節(jié)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盛世清明之意”。第一種說法“清明”就是“清明節(jié)之意”是目前學術界的主流之見,筆者也發(fā)表過文章通過畫卷中的樹木景觀證明此說正確。
本文就“清明坊”與“盛世清明”之說發(fā)表一下個人淺見。
一
在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研究領域中,把圖名“清明”一詞解釋為“清明坊”是開封學者孔憲易先生在否定《清明上河圖》畫卷所繪為春景之后對“清明”一詞另外推出的替代之解。他認為,圖名中的“清明”不是指“清明節(jié)”,而是指地名“清明坊”,畫卷所描述的就是清明坊到虹橋一帶的景色。對孔先生把“清明”二字解釋為地名“清明坊”之說,至今贊同者甚少,但一些學者認為“清明坊”不失為一種說法,尤其對畫卷是清明坊到虹橋一帶的景色之說法比較認可。
翻閱孔先生的文章可發(fā)現(xiàn),孔先生對“清明坊”一說只是一種設想。由于畫卷中的城門樓與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所說的東水門“跨河,有鐵裹門窗”等特點不符,孔先生先是認為畫卷中那座高大的城門樓不是東水門,進而又認為它不是城門樓。他“初步認為,那座樓可能是蜘蛛樓,因為,虹橋、蜘蛛樓皆在宋門外,這畫卷是描繪從蜘蛛樓到虹橋一帶的秋日景色的”?紫壬终f:“我認為清明坊可能借助望火樓以備警……這樣一來,《清明上河圖》便可以解作從清明坊到虹橋這一段上河的景色了。”
其實,孔先生的設想是不對的。其一,畫卷中的城門樓雖然與《東京夢華錄》所說的東水門對不上號,但它并不是普通的街市樓房,它是一座城門樓而不是孔先生所說的蜘蛛樓。畫卷中城門以內(nèi)街市規(guī)整繁華,城外有護城河環(huán)繞,郊外街市房舍相對稀疏。城門洞中車馬、人流和駝隊穿梭其中,這都說明它是一個典型的城門樓。若按孔先生的意思說它是清明坊中的一座蜘蛛樓,那么樓周圍的清明坊坊區(qū)內(nèi)的房舍應大致相同,不應當使人感到有城內(nèi)外之差別。再者,蜘蛛樓是一座街市樓房,不可能建那么大一個門洞供車馬通行使用。開封博物館較早拍照放大了這座城樓的圖像,發(fā)現(xiàn)城樓檐下有一長方形匾牌,牌上有字,自右至左,最后一個字為“門”字,雖然其他字跡不清,但這足以確證它就是一座城門。國外一位學者解讀城門上的字為“鄭門”匾額。若此說屬實,則更證明它是一座城門樓,所以說蜘蛛樓之設想是不對的。既然不是蜘蛛樓,也就不存在孔先生所推測的畫卷是清明坊到虹橋一帶的景色了。
其二,按照孔先生的設想,畫卷中那座高大的城門樓只是郊外一個街坊中心的一座觀望火情的瞭望樓,這等于說畫卷中再無城門,也就是說自畫卷末尾的趙太丞家起,一直到卷首都是位于開封城外的郊區(qū),這種說法恐怕諸家都難以接受。清明坊只是開封城內(nèi)外一百三十六坊中之一,不可能有如此宏大的規(guī)模。清明坊雖然在京城東郊,但清明坊是什么樣子、有什么標志性建筑、蜘蛛樓又有什么明顯標志,這些問題孔先生都沒有說清楚,也無史料驗證,目前開封的考古工作對此也無任何發(fā)現(xiàn)可以佐證,因此對清明坊一說單憑設想來推測,難以令人信服。
既然“清明坊”之說推論不正確且缺乏根據(jù),因此把“清明”一詞解作地名之說也就不成立。
[1][2]
(作者:郭祥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