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馬革裹尸人未還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8/9 9:05:0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四
劉平和石元孫家人在蒙受無比傷痛之后,因朝廷的撫慰、贈典,也就漸趨平和。
命運有時就是會捉弄人,將本已圓滿的結(jié)局撕破。慶歷四年,李元昊向天子稱臣,簽訂“慶歷和議”,朝廷大松了一口氣。次年五月,朝廷卻突然收到西夏的報告,說要將石元孫送回。當年褒獎過的忠臣烈士竟然活著,也就是茍活做了俘虜,這真是令君臣大失顏面,以后還如何向國人提倡“殺身成仁”?朝臣們義憤填膺,不少人要求將其斬于邊界,以雪國恥。宰相賈昌朝清醒豁達,勸解天子寬恕了事。好在宋朝天子歷來寬厚待臣,少有殺戮。人可以不殺,但贈予的所有官爵都要追回,再將石元孫押送到偏僻的全州監(jiān)管起來,并斷絕其與外界的聯(lián)系。
石元孫此時已到垂暮之年,在全州被軟禁一段時間,因范仲淹等人的同情,內(nèi)遷到許州居住,但仍受到監(jiān)管,最終在郁悶中死去。
石元孫帶來了另一個消息,劉平不僅也活著,而且在西夏這5年間娶妻生子,真是令人難以忍受。不過為了宋朝的臉面,朝廷只能佯裝不知,將此信息視作傳聞甚至謠言嚴密封鎖起來,石元孫被監(jiān)管至死,可能也與此有關(guān)。隨著歲月的流逝和知情者的衰亡,此事也逐漸湮滅,至今仍留給史家太多空白。
劉平在興慶府如何度過余生,又死于何年,已無人知曉?梢钥隙ǖ氖,他的尸骨埋在今天銀川的沙土之下。至于這位老將娶戎女后還生有孩子的事,也許真的是謠言,因為他被俘時年已67歲,顯然過了生育年齡。
身處賀蘭山下,遙望幾千里外家鄉(xiāng)的熱土、京城的宮闕和那些熟悉的面孔,再回想從文換武以來走過的路,尤其是凜冽風雪中三川口那場惡仗,劉平必定心潮起伏,難以平抑,又恍若隔世。
多年后,朝中仍有人念及他的聲名,并因此關(guān)照其后嗣。在宋英宗朝,宰相韓琦曾向皇帝稱許儒將劉平的御邊之策。他的幼子劉季孫,雖然不過是中級武將,卻因其身世頗得士人同情。張耒便有“君家將軍本縫掖,叱咤西摧賀蘭石。一時成敗何足論,要使英名垂竹帛”的詩句相贈。到宋哲宗朝,蘇軾曾向朝廷舉薦他,理由是:劉季孫練達武經(jīng),研習邊政,是因出自家學(xué)而奮不顧身,臨難守節(jié),應(yīng)當不減乃父。
閱劉平其人其事,不免使人思緒萬千,而觀其結(jié)局,則令人感慨嘆息。作為蜚聲內(nèi)外的儒將,他并未在疆場上展示出足夠的才能,從而建立赫赫戰(zhàn)功,似乎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若非最終三川口之役的結(jié)局,大概不會引起其生前死后更多人的關(guān)注。“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要說劉平命運不濟的話,實在與當世復(fù)雜錯亂的體制設(shè)計及時代氛圍脫不了干系。
(作者:里 程 責任編輯:郭雙)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