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賣墨斗
有一年天氣大旱,民不聊生,鄉(xiāng)紳橫行,奸商趁機抬高物價,勒索群眾。有一天李三經在街上聞聽不少奸商昧著良心賺黑心錢,就決心懲治他們一下。 晚上,李三經召集了幾個兄弟商量后決定智斗。次日,李三經四處奔走,查清了坑人商戶的詳細情況,想出了懲治奸商的辦法。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潁橋街上那些坑人商戶的生意似乎特別好。相識與不相識的人都心急火燎地去買墨斗(木工做活兒用的工具),而且不計較價錢。由于沒有現成的墨斗可賣,這些商戶后悔不已,認為失去了賺錢的機會,恨不得馬上多進一批貨,發(fā)一筆橫財。 又過了一天,街上突然出現了許多批發(fā)墨斗的人。商戶想著發(fā)大財的機會來了,紛紛大量進貨,等待用戶搶購。然而幾天過去了,商戶沒見有人再來買墨斗。正當奸商們?yōu)榇烁械侥涿顣r,有一個姓張的商戶無意翻著墨斗,看到墨斗底部都刻有“莫發(fā)黑心財”幾個字方知上當。對于這些鐵公雞來說,賠錢不亞于在他們身上割肉。此后,這些奸商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坑害人了。 那么,這些墨斗和字樣是怎么回事兒呢?原來,假意買墨斗和后來賣墨斗的人都是李三經的徒弟。這些墨斗是李三經和徒弟們不分晝夜趕制而成的,并在底部刻上字。這樣一來,李三經的徒弟們有了養(yǎng)家糊口的錢,又懲治了奸商。
托人送驢治癭瘤
有一天,李三經騎著毛驢去南陽臥龍崗游玩。游興未盡,突發(fā)有了游西山的念頭,可是山陡路窄,毛驢無法上去。李三經準備把毛驢寄存在山下,正在尋找可以寄養(yǎng)驢的人家時,忽聽有人大喊:“誰的毛驢?竟敢啃我的莊稼!”原來,剛才李三經沒注意,毛驢扯著韁繩,啃了一口路邊的禾苗。不等李三經回過神兒來,一個紳士模樣的人便來到他面前,一把拉住驢韁繩不放。李三經一看此人脖子上長了一個大癭瘤(甲狀腺腫瘤),原來他是這一帶有名的地主。李三經不慌不忙,盯著地主的脖子神秘地左瞧右看。地主更生氣了,吼道:“你看啥?”李三經回答:“我家祖祖輩輩精研此病,家父更是治癭瘤的能手,你若有意可以去見他一面。”紳士一聽怒氣頓消,但仍將信將疑。“你是何方人氏,家居何方?”“我是襄城潁橋人,家住街南頭,姓李名三經,你要是有意去醫(yī)治癭瘤,我寫個字條,你騎上我的驢,我父親定會很好地接待你?墒沁@字條你在路上千萬不能看,必須親手交給我父親,不然此事就不好辦了。” 紳士揣著李三經寫的字條,晝夜兼程,騎驢趕到襄城潁橋。紳士在別人的指引下,來到李三經家。接待他的是個脖子上也長著大癭瘤的老人。紳士問:“李三經的父親呢?”老人道:“我就是,先生有何貴干?”紳士掏出字條交于老者,老人打開一看說:“這孩子,連他老子也戲弄!”紳士心想,老人可能沒看懂字條的意思,便側身看紙條上的內容,只見字條上寫了8個字:一來送驢,二來比癭。
“都來”與“都走”
有一天,李三經到某村趕會賣門窗,路上遇見一個有眼疾的算命先生張半仙。張半仙是當地出了名的騙子,常以算卦為名騙人錢財。李三經看天還早,就想個法子戲弄他一番,于是上前對張半仙說:“我找先生好久了,我娘近日有病,麻煩先生到我家去,算算是禍是福。”接著李三經把張半仙扶上獨輪車,推著走了一段路。李三經看到路旁有一片長滿荊棘的亂墳堆,就停下走過去,把車上的門窗扛過去立好。然后攙著張半仙走過門框說:“這是俺家的院子門,門不結實,你慢點兒!” 他把張半仙安頓在墳堆的一塊石頭供案上說:“這是俺家的錘布石,你坐這兒歇會兒,我去俺二弟家叫俺娘來。你要是等急了就使勁喊我,我叫‘都來’,俺二弟叫‘都走’。”李三經說完就趕會去了。 張半仙坐在那里左等右等不見人來,估計快晌午了,便起身想離開,不料周圍滿是荊棘,刺得他不敢動了,沒法子就大喊起來:“都來,都來。”路上趕會的人聽到喊聲,一看是張半仙蹲在墳地里,就去看個究竟。當大家來到他跟前,他又開腔了:“都來,你爹不是個東西!”眾人一聽好不惱怒,我們都來幫你忙哩,為何罵人?一氣之下都離開了。誰知張半仙又喊道:“都走,你娘不是個東西!”眾人一聽更加惱怒,有人上前揪住張半仙就是幾個嘴巴,責問他為啥罵人。張半仙說明原委后,眾人紛紛嬉笑張半仙:“虧你還是神算,咋沒算出那人是誆你的? ”
學無止境
有一天,李三經突發(fā)奇想,要考一考私塾里的老師。他找來一個屎殼郎,往墨斗里一按,再拿出來,在紙上對三角按出三幅圖案,然后拿給老師辨認,問他是啥字。老師左看右看,一個也不認識,最后只好紅著臉問李三經這三個字都念啥。李三經面有喜色地說:“這是梅花篆字‘屎殼郎’。” 老師不服氣。到了秋收時節(jié),他拔了一節(jié)粗豆根,削成薄片,拿給李三經說:“你整日跟木頭打交道,請問這是啥樹木?”李三經看了好久也不知是啥木,最后只好認輸,向老師請教是啥木,塾師說是豆豆木。兩人相視一笑說:“真是學無止境啊。 ”誰怕誰 有一年,有個京官路過潁橋,聽說當地的李三經很有才,就決定去會會他。京官在他人的指引下來見李三經,二人剛巧在一個廟門前相遇。京官問他:“你讀過書嗎?”李三經回答:“讀過幾年。”“那好,請你作首詩讓大家開開眼。”京官一本正經地指著廟門兩旁的神將塑像說,“就以神將塑像為題吧。”李三經瞟了一眼塑像,當即吟詩一首:“齜牙咧嘴手拿錘,你說咱倆誰怕誰。潁河水里泡一泡,看你先回我先回。”京官一聽,十分佩服。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