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皇帝別看了
那是北宋年間的一天,皇帝跑到城樓上看女人摔跤,大臣司馬光很生氣。
摔跤,在宋代名為相撲,風靡河洛地區(qū)。東京汴梁、西京洛陽常常舉辦相撲比賽,男子相撲、女子相撲、男女混合相撲,一應俱全。
宋仁宗愛看女子相撲比賽。
聽說宣德門廣場上有“百戲”表演,他便帶領(lǐng)妃子們登上城樓觀看。他不看別的,?磁酉鄵浔荣,看完了還給女相撲運動員發(fā)獎品,鼓勵她們再接再厲。
司馬光認為皇帝丟了大宋朝廷的臉,作《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上奏皇帝,“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而使婦人裸戲于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批評皇帝這樣很不好:身為皇帝,怎能帶頭觀看這種低俗表演呢?奏疏中的“裸戲”一詞說明了問題。
司馬光的反對理由和宋仁宗的捧場理由倒是一致:女相撲運動員比賽時穿得太少(參見當代比基尼),近似于裸體。區(qū)別在于,皇帝感到香艷刺激,大臣覺得傷風敗俗。
>>>摔跤贏了一塊封地
摔跤,在古代又名角力、角抵、蚩尤戲、相撲、撩腳、摜跤等。叫法有變化,形式差不多:雙方摟抱纏斗,誰把對手摔趴下誰贏。商周時期,摔跤是軍事訓練項目。周天子在王城洛陽挑選出征武士,候選人要比賽體力。后來,民間“百戲”表演引進了摔跤項目,摔跤逐漸演變?yōu)橐豁楏w育競技活動。
許多皇帝愛看摔跤表演。唐玄宗成立了“相撲朋”摔跤隊。唐僖宗親自上陣,與太監(jiān)摔跤。清代康熙皇帝更是依靠摔跤高手摔倒了鰲拜,掌握了政權(quán)。
《五代史》里有個故事,說后唐莊宗李存勖挑戰(zhàn)相撲高手李存賢,夸口說,若對方能贏,“朕賞他一個郡”。結(jié)果,皇帝慘敗,李存賢贏了一塊封地。
>>>讓女相撲手暖場
穿著衣服摔跤太礙事,影響發(fā)揮。故此,古代體育界有特別規(guī)定:相撲手須袒露身體,比賽時還要擂鼓助興。女人脫衣摔跤,自然更有看頭。古時禮教甚嚴,女人裹得嚴實,難得露胳膊露腿。相撲比賽給了情色釋放的借口。以《水滸傳》里的段三娘為例:“她脫了外面衫子……踏步上前,提起拳頭,望(往)王慶打來。”
女相撲手通常比段三娘脫得多,“對打套子,令人觀睹”。想想看,在男女授受不親的保守時代,這是一場怎樣的視覺盛宴。女子相撲運動三國時期就有。吳國的孫皓在宮里組織相撲比賽,讓身著華服的妃子對打,讓妃子脫掉衣衫對打,讓妃子頭戴“金步搖”(發(fā)簪)裸體對打。
北宋時,坊間涌現(xiàn)出一批女相撲高手,諸如“賽關(guān)索”“囂三娘”“黑四姐”……她們的主要任務(wù)是暖場、聚人氣。只要她們登臺,三教九流紛至沓來,叫喊聲、嬉笑聲震天響,票價再高也有人買。
情色第一,比賽第二——這種表演確實不雅觀,也難怪司馬光要反對。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