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宮風波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9/28 9:22:57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宋光宗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禪位,趙惇登基為帝,改元紹熙。紹熙五年(1194年)禪位于次子趙擴,成為太上皇,史稱“紹熙內(nèi)禪”或“光宗內(nèi)禪”。
光宗皇后李氏只生有嘉王趙擴一人,立為太子,本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卻受到孝宗的阻撓?赡苁且驗榧瓮跆煨耘橙,孝宗認為其不適宜繼承皇位,相比之下,魏王趙愷的兒子嘉國公趙抦生性聰慧,深得孝宗喜愛。當初光宗取代了二哥趙愷,成為太子,如今孝宗卻寵愛趙愷之子,不同意將嘉王立為儲君,無形中加深了光宗心中對孝宗本就存在的猜忌,讓光宗時時感到恐懼和不安。在他看來,父親似乎不僅對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對自己的皇位,都是潛在的巨大威脅。在別有用心的李后和宦官們不斷離間挑撥下,這種恐懼感逐漸成為光宗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心理和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終于導致了無端猜疑和極度偏執(zhí)的癥狀。他視重華宮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問安,盡可能躲避著孝宗。天子孝行有虧,臣子勸諫責無旁貸,而臣僚們的這些言行更激起光宗的固執(zhí)與疑懼,終于引發(fā)歷時數(shù)年的過宮風波。
光宗病情不斷加重,皇后李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生性妒悍,又有著強烈的權(quán)力欲。一方面,她獨霸后宮,不允許任何女人與她爭寵,光宗對此只有忍氣吞聲,抑郁不樂;另一方面,她視孝宗夫婦為她皇后地位的最大威脅,想方設(shè)法離間孝宗、光宗父子,從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光宗的病態(tài)心理。
在過宮問題上,有些大臣對光宗的進諫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光宗有時也似乎被打動,當時答應(yīng)了過宮,但一入后宮,就會在李后操控下改變主意,最終也未能成行。一次,光宗在謝深甫等大臣的苦諫下傳旨過宮,即將出發(fā)之時,李后從屏風后走出來,挽他回去,中書舍人陳傅良出班拉住光宗衣襟,一直跟隨至屏后。不料卻遭到李后的呵斥,陳傅良只得大哭而出。宗室趙汝愚是光宗較為信任的大臣,對于他的勸說,光宗也是反復無常。
隨著光宗病情的惡化,政局也開始動蕩不安,群臣再也無法容忍這個瘋子皇帝。紹熙五年(1194)七月,趙汝愚、韓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吳氏的支持下?lián)砹⒓瓮踮w擴登基,是為宋寧宗。宋寧宗登基后,尊光宗為太上皇,皇后為壽仁太上皇后,移駕泰安宮。
宋光宗此時對政權(quán)交接尚蒙在鼓里。當他知道后,長期拒絕接受寧宗的朝見,依然住在皇宮之中,不肯搬到為太上皇預(yù)備的寢宮里。他對于失去皇位的擔心終于應(yīng)驗,病情因此又加重了。與他一同失勢的李氏一反常態(tài),對光宗不再像以前一樣咄咄相逼,反而有同病相憐之心。她惟恐觸動光宗脆弱的神經(jīng),常以杯中之物來寬解光宗心中的郁結(jié),還反復叮囑內(nèi)侍、宮女,不要在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內(nèi)禪”等敏感字眼。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較平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禪位而登基時42歲,并不算年老,卻體弱多病。心理上,也沒有安邦治國之才,聽取奸臣讒言,罷免辛棄疾等主戰(zhàn)派大臣,又讓當時著名的妒婦、心狠手辣的皇后李鳳娘干政,自己對朝政的掌握力不斷下降。
(作者:開封市旅游委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