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帶鉤
漢代鎏金帶鉤
秦代嵌松石帶鉤
現(xiàn)代看一個男人是否有錢,要看他戴的手表;古代看一個男人是否富貴,得看他腰間的帶鉤。
帶鉤是古人用來鉤束腰帶的東西,其功能類似于現(xiàn)在的皮帶扣,多為男性使用。
洛陽漢林古代珍藏博物館收藏的帶鉤都是青銅材質(zhì)的:秦代嵌松石帶鉤上雕刻著華麗的幾何紋,漢代鎏金帶鉤上雕刻著形象的獸面紋。歲月流逝,如今的它們已華麗不再——原本鑲嵌的綠松石大多剝落、所剩無幾,獸面亦是銹跡斑斑、模糊難辨。
帶鉤歷史久遠,中國最早的玉帶鉤出土于良渚文化遺址,距今至少四千年。銅帶鉤流行于東周至秦漢時期,洛陽市中州路西工段就出土過東周時期的銅帶鉤。
帶鉤是身份的象征。古代,普通百姓用草繩或布帶當腰一系就完事了,達官貴人則不同,處處追求奢華,在小小的帶鉤上大做文章,又是鑲金,又是嵌玉,能做多美就做多美。古籍《淮南子》里就有這樣的記載:“滿堂之坐,視鉤各異。”滿堂賓客都期盼著用精美的帶鉤凸顯自己與眾不同。
關(guān)于帶鉤,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妒酚洝酚涊d:春秋時期,管仲為幫助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王位,帶兵伏擊小白,箭射中了小白的帶鉤,小白由此躲過一劫,后成為齊國國君齊桓公。他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終于完成霸業(yè)?梢娔菚r帶鉤已是男性貴族的日常飾品。
歷經(jīng)千年,曾經(jīng)的華服早已灰飛煙滅,但小巧的帶鉤得以存世,向我們訴說著那段歷史。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