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姚繼可之元老別墅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1/30 10:54:49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位于襄城縣湛北鄉(xiāng)姚莊村,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元老別墅。
元老別墅南北長90米、東西寬75米。由三院九井,三廳九樓組成建筑群。院與院有胡同間隔,并設旁門相通。每院主樓各配東西廂房,形成天井小院。周圍群房環(huán)列,分別為侍衛(wèi)、仆人、膳食、更傳、馬廄之所。三座大門均走巽(東南)方,比主樓略低。別墅前,原有牌坊三座,中間牌坊嵌有明代萬歷年間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沈鯉題寫的“元老別墅"青石匾額。
此建筑群為姚繼可之孫、南陵知州姚成性于明代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在先祖隱居之地修建,以紀念姚繼可這位歷經(jīng)嘉靖、隆慶、萬歷的三朝元老。
姚繼可,字又軒,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進士后,授南陵縣知縣,到任后,“懲豪狡,獎孝悌,恤單赤,汰冗徭”,樹立了剛正清廉、寬惠親民的清官形象。于隆慶二年(1568年)任四釜川道御史,擔負巡撫西南邊陲之重任。
此后30多年時間里,其仕跡遍及甘、涼、川、陜,所到之處邊患彌平,人民安居樂業(yè)。他提出的“備軍糧、筑邊墻、修河防”的主張,對加強邊防建設、治理黃河水患起到了重要作用。
姚繼可因“諳練邊務,洞曉物理,凡所調度,悉合機宜,以故所至,莫不貼然",一時成為治邊治河的楷模人物。在同僚敬重,皇上“賞赍頻頒,凡所多奏,多見嘉納”的同時,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官升工部侍郎。但他卻堅辭不就,懇請還鄉(xiāng),并于第二年“始得清歸",回到襄城故鄉(xiāng)。
隱居四年后,朝廷下旨,力請回京,重任工部侍郎,再擢任工部尚書。任職一年之后,姚繼可又以眼疾為由,多次上書要求重回故里,皇帝無奈,乃“賜乘傳歸”。
(作者: 責任編輯:笑宇)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