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裳蠻中一富商——女商楊麗傳之四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2/12 16:13:00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與漢裳蠻雜居的,還有多個南蠻部落,他們是尋傳蠻、施蠻、順蠻、弄棟蠻等,主要從事狩獵和游牧等。這些部落,已臣服于漢裳蠻,與漢裳蠻通婚,并逐步走向農(nóng)耕生活。
不久,楊麗帶領眾人建成了自己的山寨,楊麗被推舉為寨主。漢裳蠻全民皆兵,各山寨既是社會組織,也是軍事組織,寨主就是各山寨的軍政首領。
當年冬,吐蕃軍向塔扎城大舉進攻,楊麗帶全寨民眾參加了塔扎城保衛(wèi)戰(zhàn)。吐蕃軍攻城一月而未克,隨撤兵而去,漢裳蠻出城追擊,吐蕃軍大敗,死近千人,被俘五百余人。次年春,雙方在塔扎城議和,漢裳蠻歸還吐蕃軍全部俘虜,吐蕃承認塔扎城及金沙江以東以南為漢裳蠻領地。漢裳蠻允許吐蕃商人到塔扎城,并通過這里到六詔去經(jīng)商。同時,吐蕃允許漢裳蠻商人到吐蕃全境經(jīng)商。
吐蕃攻打塔扎城及與漢裳蠻議和,其目的都是要重開吐蕃到六詔的商路,因為六詔盛產(chǎn)茶葉,這是吐蕃的生活必需品。本來,唐朝與吐蕃有較為通暢的茶葉輸入渠道。在武則天稱帝后,雙方交惡,為爭奪西域進行長期戰(zhàn)爭,商路斷絕,吐蕃不得不開啟這條云南商路。
塔扎城中大行首
楊麗自從來到漢裳蠻,就對當?shù)匚锂a(chǎn)進行調查,她發(fā)現(xiàn)這里的高山上多生長有野生茶樹,但無人采摘,人們習慣于飲用從六詔走私來的茶葉。
得到與吐蕃議和的消息后,楊麗召集全寨人議事,決定開大型制茶作坊。她派人與尋傳蠻、施蠻等部落商議,由他們組織采摘茶葉,然后用這些新鮮茶葉來兌換糧食,此舉得到這些部落的響應。
制茶作坊順利開工,日產(chǎn)茶磚上千塊,這就是著名的白雪茶。新茶制成后,正趕上吐蕃來的第一批茶商,他們看到比六詔和武周帝國品質更好的茶,爭相搶購,并有茶商出巨資預購其大量茶葉。與吐蕃的交易是用黃金結算的,當年楊麗的制茶作坊共贏利一萬兩黃金,相當于現(xiàn)在1億多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當時,整個姚州都督府全年的稅收,還不足一千兩黃金。
楊麗拿出五千兩黃金交給漢裳蠻首領,讓其安置更多的逃難奴婢和擴充軍備。漢裳蠻首領將塔扎城中的十多個店鋪給了楊麗,最重要的是官鹽店。因為漢裳蠻的領地中不產(chǎn)食監(jiān),需從吐蕃或南詔進口。楊麗在塔扎城建立了商號,組織了龐大的商團,楊麗成為大行首。大行首,是云南地區(qū)對商團領袖的尊稱。楊麗的商團擁有馬隊,將漢裳蠻和南蠻其他部落的特產(chǎn)運到吐蕃地區(qū),換取食鹽、牦牛等物品。
《楊麗墓志》說楊麗“契龍女之能經(jīng)營財產(chǎn),會陶公之法,固得水旱無懼,吉兇有資”。龍女,佛教中婆竭羅龍王的女兒,聰明伶俐。陶公,即范蠡,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后隱去經(jīng)商成巨富,自號陶朱公。許多生意人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楊麗有智慧,懂經(jīng)營,她的事業(yè)一直很穩(wěn)定。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楊麗已二十五歲,按照當時的風俗,早過了婚齡,這位漢裳蠻中的首富,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嗎?
[1][2]
(作者:鄭貞富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