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nèi)粝胱龀梢患滦枰c:天時、地利、人和。古代帝王要想坐江山,手里不知得有多少與“三點”相關(guān)聯(lián)的好牌。劉邦贏得漢代江山,就有一個關(guān)鍵“點”配對了,而這個“點”的出現(xiàn)更是來自一個洛陽的普通人!吨悄摇酚涊d了這個洛陽普通人的故事。
劉邦為漢王的第三年(公元前204年)到了洛陽的伊川。剛到駐地,一位白發(fā)長者董公擋住了劉邦去路,隨從侍衛(wèi)呼啦啦圍上去,但見那長者兩臂伸開,底氣很足地說:“且慢!我是本鄉(xiāng)教育股長,有要事求見漢王!”侍衛(wèi)們心想:這老頭怕是瘋了吧?股長見漢王,差了多少級哪!剛要驅(qū)趕,騎在馬上的劉邦在后面沉沉地說:“讓長輩進屋談。”
董公落座后,劉邦讓人給端來一碗開水。董公作揖,單刀直入道:“沒有緣由地起兵發(fā)難,大事不成啊。”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劉邦聽得一頭霧水,這說的是什么意思呢?身為漢王,沒聽懂,又不便明著問,只能做個手勢請董公繼續(xù)說下去。其實,這也正是溝通的一個技巧:用警句開頭,先兜頭澆一瓢涼水,對方越是納悶,越是注意力集中。
為什么董公開口就“詐唬”劉邦呢?
董公非常了解劉邦的心情。他雖然被項羽封了王,但也最不服氣這個西楚霸王。不跟項羽斗吧,劉邦咽不下這口氣;跟項羽斗吧,劉邦翅膀還嫩點兒,而且也不知道如何斗。
董公開始戳劉邦的“痛點”:“俗話說‘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先說他為叛賊,就可以將其降服了。劉邦本就腦瓜子特好使,聽了這話,眼睛一亮,瞬時明白董公所說的“叛賊”就是自己最大的死敵項羽,董公是在說如何與項羽斗法。劉邦上身前傾,抱拳道:“請明示一二。”
董公端起碗喝了口水后又說:“天下反秦壯士共同擁戴的皇帝(義帝)被項羽殺了,他這是報私仇啊!但這是天賜良機!大王您應(yīng)該率領(lǐng)三軍,為義帝開個隆重至極的追悼會,同時遍告天下諸侯,那些諸侯勢必同仇敵愾!伐項羽定江山,在此一舉了!”劉邦一拍桌子站起身,大喝一聲:“好!”
劉邦雷厲風(fēng)行依計行事,第二年(公元前203年)就打得項羽與自己在河南滎陽的鴻溝劃定了軍事分界線;第三年初(公元前202年)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同年2月,54歲的劉邦稱帝。
劉邦據(jù)洛陽得“地利”,項羽殺義帝創(chuàng)“天時”,諸侯同仇敵愾成“人和”。北宋有個宰相叫呂蒙正(也是洛陽人),他曾說:“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fēng)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如此天光、草長、風(fēng)平、利通的成“對兒”牌,在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以這般犀利的出法,這等智慧,怕是劉邦的第一謀臣張良也未必能想得出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