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院御溝東,
今來事不同。
門開青草日,
樓閉綠楊風(fēng)。
將犬升天路,
披云赴月宮。
武皇曾駐蹕(bì),
親問主人翁。
——劉禹錫《經(jīng)東都安國觀九仙公主舊院作》
夕照臨窗起暗塵,
青松繞殿不知春。
君看白發(fā)誦經(jīng)者,
半是宮中歌舞人。
——盧綸《過玉真公主影殿》
從劉禹錫的詩可以看出,安國觀在洛陽。
《唐語林》介紹了安國觀的概貌:“正平坊安國觀,明皇時玉真公主所建。門樓高九十尺,而柱端無斜。殿南有精思院,琢玉為天尊、老君之像。葉法善、羅公遠、張果先生并圖形于壁。院南池引御池渠水注之,疊石像蓬萊、方丈、瀛洲三山。女冠多上陽宮人。”
這么富麗堂皇的道觀,是唐玄宗為玉真公主建的。
玉真公主就是劉禹錫提到的九仙公主,唐睿宗李旦的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親妹妹。
睿宗景云二年,玉真公主和姐姐金仙公主同時入道,睿宗花巨資在長安為姐妹倆建造了兩座道觀,名字分別叫金仙觀和玉真觀。
到了唐玄宗時期,李隆基又為玉真公主在洛陽建了安國觀,觀中的女道士,多為上陽宮退休的宮女。
至于東都安國觀的前身,《唐兩京城坊考》曰:“安國女道士觀,本太平公主宅。”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很好理解劉禹錫詩中的“武皇曾駐蹕,親問主人翁”了。
對自己的親妹妹,唐玄宗寵愛有加,這也給玉真公主一邊熱心道教事務(wù),一邊積極參與政事提供了機會,她做的兩件事讓她獲贊不少。
唐高宗第三子李上金被武承嗣誣陷含冤而死,其子義珣被流放嶺外。后來,李上金被平反昭雪,義珣繼承王位,但有人說他不是李上金的兒子,所以他又被流放到嶺外。玉真公主聽說后向皇帝上書,證明義珣就是李上金之子,使義珣得以重新繼承王位。
信安王李祎軍功顯赫,手握實權(quán),宰相宇文融擔(dān)心李祎坐大,就讓人彈劾他。奏章還沒遞上去,李祎就知道了,他通過玉真公主和高力士向皇帝說明情況,逃過一劫。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