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殺了我爹,你是皇帝,我不能把你咋著,但我不做你的官總可以吧!不做,就是不做!”
一想到西晉的王裒(bāo),就想替他說出上面那番話。
王裒的父親王儀曾在司馬昭帳下任職。當初,司馬師掌握魏國大權后,曾和東吳有一次東關之戰(zhàn),其弟司馬昭時為監(jiān)軍,此戰(zhàn)魏軍大敗。
東關之戰(zhàn)后,司馬昭問身邊的僚屬:“誰該承擔打敗仗的責任?”王儀毫不客氣:“當然是領導者了!”司馬昭一聽大怒,“你這不是把責任往我身上推?”于是讓人把王儀拉出去砍了。
王裒哀痛父親死于非命,就隱居起來傳道受業(yè),堅決不出來當官,任憑朝廷再三征召。
西晉都城洛陽在王裒家的西方,王裒于是從不面向西就座。他在父親的墳墓邊搭建了一個茅廬居住,早晚攀著墳地里的柏樹慟哭,眼淚落在樹上,天長日久,柏樹也被浸枯了。他讀《詩經》,一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就淚流不止,他的學生因此不敢在他面前講習《詩經·蓼莪(lù é)》。
王裒家境貧苦,吃飯穿衣都要精打細算。盡管這樣,有人饋贈物品,他不接受;有人要幫助他,他不允許;學生們偷偷幫他割麥,他就把麥子扔掉。
一直到死,王裒都沒有出去做官。
《資治通鑒》講王裒的故事,是在講了嵇康的兒子嵇紹的故事之后。
嵇康也是被司馬昭殺掉的,父親死后,嵇紹隱居在家,當山濤向晉武帝舉薦他時,剛開始他也不想去,但山濤一句話就讓他改變了主意,山濤說:“去吧,我為你考慮了很久,天地四季尚且有消有長,何況人呢?”意思是識時務者為俊杰,別再傻了。
嵇紹應召,做了晉武帝的秘書丞。
司馬光有點瞧不起嵇紹,他在《資治通鑒》中評論道:“嵇紹假如沒有以后在蕩陰拼死保衛(wèi)晉惠帝的舉動,他一定會被君子譏笑和非議。”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