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燕然山銘》局部拓片
竇憲是此次北伐匈奴的統(tǒng)帥,當然也是“勒石燕然”的主角。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他率大軍在燕然山大破匈奴,一勞永逸地終結了匈奴對中原王朝的長期侵擾。不過,即使這樣的歷史功績,也沒讓后人對他的評價改變多少。
本質上,竇憲不是英雄,而是東漢外戚專權的一個典型。他的妹妹竇氏本是漢章帝的皇后,公元88年,漢章帝英年早逝,年僅10歲的漢和帝劉肇繼位,竇氏成了臨朝聽政的皇太后。她把竇憲提拔起來,幫自己處理朝政。
手握大權的竇憲專橫跋扈,培植爪牙,根本無視朝廷法令。齊殤王的兒子劉暢是皇室宗親,漢章帝去世后,他到洛陽吊喪。竇太后見他一表人才,能言善辯,就多召見了幾次。結果竇憲擔心劉暢分權,暗中派人將他刺死。
暴怒的竇太后下令嚴查,最后發(fā)現(xiàn)是竇憲干的,便把他囚禁起來。自古殺人償命,竇憲雖是皇親,也知自己犯了死罪,說不定哪天就會人頭落地。正在他惴惴不安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南匈奴前來上書,請東漢朝廷出兵討伐北匈奴。
當時匈奴已分裂,南匈奴親漢,視北匈奴為敵人。東漢朝堂之上有很多大臣不愿蹚渾水,竇憲卻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極力請求率軍北伐匈奴,以贖死罪。
竇太后同意了。竇憲被任命為車騎將軍,戴罪北伐。班、竇兩家本是世交,時年58歲的班固想求功名,便投身到了竇憲麾下。
燕然山之戰(zhàn)后,匈奴被徹底打散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匈奴很難對付。這是個強大的游牧民族,從秦末漢初便在北方稱雄,頻頻侵擾中原王朝的邊境。
西漢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曾派衛(wèi)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只得到了短暫的和平。漢宣帝時,匈奴一度向漢朝臣服。王莽建新朝后,試圖用強硬手段進行打壓,削弱匈奴勢力,結果激起匈奴的反抗。
到了東漢,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多次向匈奴派遣使者,但雙方關系并未得到較大改善。
竇憲也許有出眾的軍事能力,但如果讓他面對強盛時期的匈奴,不見得有多大勝算。他的幸運在于,因為天災和人禍,他戴罪北伐的時候,匈奴的實力已大大減弱。
早在公元46年前后,匈奴就發(fā)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畜死亡大半。公元48年,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分南下對漢稱臣,史稱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北匈奴。
北匈奴連年遭受天災,沖突不斷,危機四伏。南匈奴瞅準時機,邀東漢出兵對北匈奴進行夾擊。陰差陽錯,急于贖罪的竇憲便成了北伐匈奴的統(tǒng)帥。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