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轉(zhuǎn)世為動物,是中國古代志怪小說的一個重要題材,故事內(nèi)容千奇百怪,宣傳的多為佛家的因果報應(yīng),托生的動物也很多,豬、馬、牛、羊……不一而足。今天,咱們就講幾個“牛”故事,真真假假,還請你慧眼明斷。
我若錯了,來世便做你家的牛
先講一個發(fā)生在隋唐時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解奉先,洛陽人。
唐代《隋唐嘉話》里稱,解奉先是個畫工,估計水平還不錯。有一次,他到嗣江王家畫壁畫,不知道什么原因,沒畫完就跑了。
嗣江王自然惱怒,派人捉拿解奉先,解奉先很快被擒。面對質(zhì)問,解奉先振振有詞道:“我干的活和你給的工錢相當,我不應(yīng)再干下去了。”為了表明自己所說正確,他跪在未完工的壁畫前賭咒發(fā)誓:“這事兒要是我做錯了,就讓我死后變成嗣江王家的牛。”
一年過后,解奉先死去,原因不詳。又過了一年,嗣江王家的母牛產(chǎn)下一頭小牛,其背上有三個字“解奉先”。
解奉先真的變成牛托生到嗣江王家了!消息一傳出,前來觀看這頭牛的人“日夕如市”。
你覺得這事兒是真是假?別急著下結(jié)論,等我再給你講個故事,你再做出自己的判斷。
惡民死后托生為牛是假的
下面講的這個故事,被記錄在宋人所著的《湘山野錄》里。
宋代,桐廬縣有一惡民,“兼并刻剝,閭里怨之”,鄉(xiāng)親們都詛咒他:“趕緊死吧,死后托生為牛。”
這個惡民果然很快死了。他死后不久,鄰村有一戶人家的母牛生了一頭小牛,小牛的肚子上有一行字,寫的是這個惡民的籍貫、姓名。
牛主人悄悄趕到這個惡民所在的村子,將情況告訴了惡民的兒子。惡民的兒子一聽立馬前去觀看,果然不假。父親托生為牛,當兒子的悲痛萬分,一來想著父親從此要挨鞭受叱,二來想著這事兒傳出去于家聲不好,就想悄悄把牛買回家。
惡民的兒子提出要買牛,牛主人就把價格一個勁兒地往上抬。最后,惡民的兒子?xùn)|挪西借,好不容易湊足了錢,將牛牽回家中。
過了沒多久,一個會文身的人到知府衙門自首。他說:“惡民死后托生為牛是假的。惡民死后,牛主人家的牛正好產(chǎn)犢,他就讓我在牛犢的肚子上刺字,說好了賣的錢我倆平分,但他跟惡民的兒子要了很多錢,分給我的卻很少,所以我來自首。”
官府的人問他咋刺的字,他回答:“先用快刀剃掉小牛的絨毛,然后用墨刺字,毛長起來后,字就好像是從胎里帶的一樣,一點兒破綻都看不出來。”
這騙局做得精彩吧?索性,我再講個類似的故事,讓你繼續(xù)開眼。
牛舔和尚頭,越舔淚越流
《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牛浦郎牽連多訟事鮑文卿整理舊生涯》一章中,安東縣向知縣審案,其中有這樣一個案子。
有個和尚到縣衙告狀,說自己到山中砍柴,看見有人在放牛,其中一頭牛見了他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流。他慌忙跪在牛跟前,牛用舌頭舔他的頭,越舔牛的淚越多,他因此斷定這頭牛是自己死去的父親托生的,就哭著向牛主人要求將牛帶回廟里供養(yǎng)。牛主人憐其孝順,就將牛施舍與他,但沒想到,牛被牽到廟里后,被鄰居牽去殺了。
官府的人傳喚殺牛的人,殺牛的人說:“三四天前,這和尚牽了牛來賣,我買了,然后將其殺了賣肉。昨天,和尚又來找我,說牛是他父親托生的,那天錢賣少了,要求我再給點兒,我不答應(yīng),俺倆就吵了起來。”
這個人又說:“這牛不是他父親托生的,這和尚在頭上涂了鹽水,專到人家放牛的地方,看中一頭肥牛,就跪在牛跟前,哄牛舔他的頭,牛一舔到鹽就會流淚。牛一流淚,他就向牛主人哭求,說牛是他爹,要求施舍與他。一得到牛,他就牽去賣了。他做這種事不是一回兩回了。”
官府的人又傳牛主人,牛主人說:“牛確實是我施舍的,沒要和尚一分錢。”
向知縣聞聽大怒:“輪回之事本屬渺茫,哪有這個道理?況且既然說牛是自己的父親托生的,就更不該賣。這廝可惡極了!”
向知縣下令將和尚重打二十大板,趕了出去。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