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蓮城”由來,藏著一段凄美的故事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8/2/27 10:30:1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荷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梅花的鐵骨錚錚,沒有水仙的玲瓏清秀,沒有桂花的十里飄香,然而,她卻在炎夏酷暑,出污泥而潔身吐芳,灑清香而天然獨秀,亭亭玉立,超然脫俗,為古都許昌,送絲絲清涼,散陣陣幽香。
歲月悠悠,韶華流轉(zhuǎn),不知何時,風姿綽約的荷花仙子飄然而來,她偏愛許昌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把她純潔無瑕的情思,寄托在這片熱土上。荷花的風韻和精神,浸潤著這座城市的內(nèi)涵,這里的人們無不為“滿城荷花半城柳”自豪。
也許正因荷花的美為許昌人所喜愛,從古到今,種荷之風經(jīng)歷百代千秋,許昌也有了“蓮城”美稱。一花引發(fā)千年事,觸花牽動萬人情。荷花年年盛開,留下了許多荷花的詩篇,流傳出許多動人的故事。
傳說許昌的荷花與三國的董貴妃——董琳有一段淵源。
董琳,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00年,東漢末年漢獻帝之寵妃,車騎將軍董承之女,史書記載董貴妃、劉備的甘、麋二夫人、貂蟬為當時的四大美女。
傳說董琳生前酷愛荷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她認為荷花是“翠蓋佳人”、“花中君子”。漢獻帝劉協(xié)就是看上董琳具備荷花天然的美、自然的美,所以傾心喜愛。自董琳入宮后,漢獻帝對她一直寵愛有加。
由于“衣帶詔”事件敗露,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董承一族,打擊反曹勢力,更為了軟禁漢獻帝,便親自帶人沖到許昌宮里,逼著漢獻帝將董妃賜死,獻帝不允,曹操便直接命人將董妃勒死于許昌宮門外,并以罪人身份下葬,不得享受皇家祭祀。
“春殿承恩亦枉然,傷哉龍種并時捐;堂堂帝主難相救,掩面徒看淚涌泉。”姿容妙麗、豆蔻年華的董妃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女人,身懷五甲而被縊死,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
傳說,這一悲劇全被菩薩看在眼里。菩薩同情董妃遭遇,可是卻不能救活她。一天,董妃的魂靈向菩薩訴冤:“我雖然不能與皇上白首一生,但我愛皇上,愛許都百姓,請允許我的魂靈化作荷花,讓我扎根在這片沃土,展現(xiàn)一下自己的美。”
菩薩慈悲心腸,決定幫助董妃,考慮到許昌地勢平坦,天然河道距離宮殿較遠,她就跟董妃商量:“你既要化作荷花,必然要依托河水,城北200里外的黃河有些遠,城里沒有天然河流,獨有幾座曹操開掘的漕運河,你選擇哪一條?”
董琳略一沉思回答道:“就選擇漕運河吧,這樣能陪伴皇上,也能給這里的人們帶來甜蜜和芬芳。”
歷史上,曹操一直重視水利建設(shè)。他曾多次親領(lǐng)大軍南征北戰(zhàn)。從軍需出發(fā),他改善了許昌的水運。袁尚被曹操擊敗后,投奔遼西烏桓首領(lǐng)蹋頓,圖謀卷土重來。
為根除后患,曹操北伐。在進軍過程中,他命令董昭負責組織力量施工,開漕渠。后曹操消滅袁氏勢力,進一步加固政治中心——許都。
[1][2]
(作者: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