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思(約634~709),名綝,字再思,原武縣(今原陽縣)人。唐高宗時考中進士,步入仕途,是一位以圓滑世故而著稱的宰相。
楊再思居相位多年,卻無所作為。有一次長安發(fā)大水,導(dǎo)致長安城中車輛無法通行。楊再思的做法是自己關(guān)上家門,閉門祈禱。期間在上朝途中,遇到一輛牛車陷在泥中拉不出來。車夫憤憤不平道:“癡宰相不去安排疏通渠道、排水減災(zāi),天天在家閉門不出,讓我們?nèi)塑囯y行。”楊再思聽到后專程派隨從告訴他:“這主要是因為你的牛太瘦,沒有力氣拉車,不能全怨宰相啊。”
少卿桓彥范彈劾張昌宗,武則天想為張昌宗開脫罪責(zé),便問楊再思:“張昌宗對國家有功勞吧?”楊再思對答:“張昌宗曾為陛下煉制丹藥,陛下服用后就痊愈了,這就是功勞。”武則天聽后十分高興,讓張昌宗官復(fù)原職。后來,左補闕戴令言作《兩腳狐賦》,以此嘲諷楊再思,楊再思貶了他的官,朝中大臣更加譏笑楊再思的所作所為。
張易之、張昌宗是武則天的男寵,人稱五郎、六郎。當(dāng)時有人贊譽張昌宗說:“六郎面似蓮花。”楊再思卻道:“人言六郎似蓮花,我說蓮花似六郎。”一句話說得張昌宗飄飄欲仙,多次在武則天面前說楊再思的好話。司禮少卿張同休是張易之的堂兄,有一次宴請公卿大臣。酒喝得高興了,就笑著對楊再思說:“我看您長得像高麗人。”楊再思沒有不高興反而欣然接受,當(dāng)即將剪紙貼在頭巾上,反披紫袍,伴隨著節(jié)拍,和著鼓點跳起高麗舞,滿座賓客無不恥笑。
景龍三年(709)六月,楊再思去世,朝廷追封并州大都督,陪葬于乾陵,謚曰恭。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