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方士們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8/12/28 16:22:01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真正的英雄絕不固步于做土皇帝的夢想,曹操有一統(tǒng)天下的豪情,自然就有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的氣度,因此他屢下求賢令,唯才是舉,助其以成霸業(yè)。“吾任天下之智力,以情理而使用之,讓人盡其才,就可以無往而不勝。”——這是曹操用人識人的黃金法則。也正因為如此,曹操幕下高賢濟濟,星光燦爛。
在曹操的身邊,除了英雄豪杰、智囊謀士、文人雅士,還有一批頗為引人注目的明星人物,他們在民間的知名度很高,竟能引發(fā)一次次的“追星潮”。這些人是一批方士,也就是掌握方術(shù)的人。所謂方術(shù)就是古代用自然的變異現(xiàn)象和陰陽五行之說來推測、解釋人和國家的吉兇禍福,氣數(shù)命運的醫(yī)卜星象、遁甲、堪輿和神仙之術(shù)等總稱。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一書,《漢書》里把它分成方技和數(shù)術(shù)兩個門類,方技包括醫(yī)術(shù)、神仙術(shù)、長生術(shù)、房中術(shù)等,數(shù)術(shù)包括天文、歷法、五行、占卜等。到了東漢末年,方術(shù)頗為盛行,在民間擁有很大的號召力。《后漢書》里有《方術(shù)列傳》,記載有任文公、郭憲、徐登等四十二個著名術(shù)士,可見社會影響之廣!度龂尽防镉小斗郊剂袀鳌,雖然記錄的術(shù)士只有華佗、杜夔、朱建平、周宜、管輅五人,但紀錄的事跡更詳盡。
這五個術(shù)士,華佗是醫(yī)學家,當年歸為方術(shù)一類;杜夔是音樂家,應是藝術(shù)工作者。朱建平、周宜和管輅才是真正的方士,其中朱建平擅長相面,與算命先生差不多;周宜擅長解夢;管輅擅長的內(nèi)容比較龐雜,有時候像算命先生,有時候像魔術(shù)師。
朱建平是曹操老家沛國人,擅長相術(shù)。他常在閭巷之間給大家算卦,事后往往能得到驗證,知名度也隨之上升。朱建平最著名的一掛是給曹丕算的。有一次曹丕主持聚會,夏侯威、應璩、曹彪等三十余人在座。曹丕讓朱建平給自己算算能活多少歲,同時又讓朱建平給大家都算算。朱建平說“將軍您能活八十歲,但四十歲時會出點小問題,請您注意。”朱建平對夏侯威說:“你四十九歲時當州牧,但會遇到一個坎,如順利過去,可以活到七十歲,位至三公。”又對應璩說:“你六十二歲時官至侍中,但會有大難,在此前一年,你會看見一只白狗,只有你能看見,別人都看不見。”又對曹彪說:“你是親王,到五十七歲時遇到兵災,請小心謹慎加以預防。”曹丕登基后的第七個年頭正好四十歲,得了一場大病,曹丕對左右說:“朱建平說我能活到八十歲,是晝夜相加呀,我知道我的壽命將盡了。”不多久,果然駕崩。夏侯威后來當了兗州刺史,四十九歲那年的十二月上旬也得了病,想起朱建平之前說的話,知道必死無疑,于是寫了遺書,又準備了后事,就等一死。但誰成想病卻一天天好轉(zhuǎn),到三十日下午,他以為年一過這個坎就過去了,十分高興,設宴招待眾人,席間對大家說:“我的病快好了,明天雞一叫我就五十了,朱建平告誡的看來有點夸張了。”送走客人,夏侯威天黑時開始發(fā)病,半夜里就死了。
應璩六十一歲確實當了侍中,在宮內(nèi)有一次他果然就看見了一只白狗,問其他人,大家都沒有看見,到六十三歲時他死了。曹彪后來被封為楚王,五十七歲時,被揭發(fā)參與王凌等人造反,被賜死。這些都是傳說,雖然寫在《三國志》里,卻未必可信。朱建平還給其他很多人都看過相,與荀彧、鐘繇等人還是好朋友,被他算準的事多不勝數(shù),但也有看不準的時候,他給程喜、王肅等人看相時就出現(xiàn)了偏差。
周宜字孔和,樂安國人,當過郡吏,最拿手的是解夢,曹丕經(jīng)常向他咨詢問題。周宜解夢,往往十中八九,和朱建平的相術(shù)并駕齊驅(qū)。他們之中,知名度最大、活躍時間最長的無疑是管輅。管輅字公明,生的相貌丑陋,沒什么威儀,嗜酒如命,平日里嘻嘻哈哈,無拘無束,大家都很喜歡他。據(jù)《輅別傳》記載,管輅八九歲時就喜歡仰視星辰,見到人就問這顆星那顆星叫什么名字,癡迷到夜里都不想睡覺,父母的干預也阻止不了。管輅認為家雞野鵠都知道時令氣候的變化,何況人呢?長大后,他熟稔《周易》,對仰觀、風水、占卜、相術(shù)等無不精通。
除了這幾位,有名的術(shù)士還有不少,據(jù)《博物志》一書介紹,先后被請到鄴城的,就有十幾位。曹操請他們來,還都安排了工作,大多擔任“軍吏”,即下級軍官或者基層官吏,一些實用性人才,如杜夔、朱建平等人,職務稍高一些,但也只是參謀之類的閑職,目的就是把他們養(yǎng)起來。這些人在民間儼然成了明星,受到追捧,擁有大量的粉絲。這雖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他們所推動的養(yǎng)生、健身、長壽一類的活動,在那個戰(zhàn)爭年代,相比于讓他們散落在民間,已經(jīng)很不錯了。曹操能對方術(shù)、特別是養(yǎng)生方面相關(guān)的方術(shù)采取一種借鑒吸收的態(tài)度,說明了他的心胸氣度。山不嫌棄塵土亂石才稱其為高,海不嫌棄涓涓細流才稱其為深。曹操正是從一兵一卒抓起,從一官一吏用起,用了十九年的時間,將長江以北的混亂局面扭轉(zhuǎn)過來,實現(xiàn)了中國大半個版圖的統(tǒng)一。
(作者: 責任編輯:胡春明)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