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年輕時在院里栽了一棵石榴樹。那石榴熟得晚,說是叫鐵皮石榴,籽兒又紅又大,很甜。中秋節(jié)過后,姥姥就踩著凳子摘石榴,分給各家的孩子。
“文革”時,家里來了一個人,是姥爺一個出了五服的本家侄兒。我管他叫王伯。王伯說,家里的房子塌了,現在也沒錢修,看這里能不能給他騰出一間房先借他全家住幾天,等有錢了修好房子再搬走。姥爺二話沒說,把后院兒一間放雜物的房子騰了出來,讓王伯一家搬了進去。這一住,王伯就再也沒搬走。
過了幾年,姥爺去世,王伯的兩個兒子也長大了,王伯把那間房子拆了重蓋,蓋了個小樓,又壘了院墻,把那棵石榴樹也圈了進去。姥姥背地里埋怨過很多次:都是死老頭干的好事!
埋怨歸埋怨,誰也不好意思問他要。
有一件事把姥姥惹惱了,就是自從王伯圈了院子,石榴樹就成了他家的。那天幾個孩子去摘,被王伯的孩子訓了一頓,又被推倒在地。小孩子回來一說,姥姥怒氣沖沖找了去,問王伯:石榴樹到底是誰的?王伯趕緊說好話,還讓他兒子道歉,又摘了一籃子石榴送過來。不過,從那兒以后,我們再沒去摘過石榴,兩家人心里有了疙瘩。
后來,姥姥沒了,王伯也沒了。再后來,城市拆遷,我們家和王伯的小樓都成了記憶。每次我經過那片樓群,都在想:石榴樹呢?是被人移走了?還是當成柴火給燒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