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石從古至今都是愛石人追尋和收藏的目標,在價格上要比一般的圖案石、象形石高出數(shù)倍,如龍、鳳、吉、祥、福、祿、壽、喜、金、石、寶、財、人、笑、好、運、禪、佛等文字石,盡管價格較高,成交率也較高。上世界9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專家把一方帶“壽”字的河洛文字石估價為38.6萬元,可見文字石和金、玉價格可比上下。
“龍”是華夏兒女特有的民族情感文化和圖騰文化,也可單列為“龍”文化。“龍”字在中國有太多的經(jīng)典詞語,河洛又是龍的故鄉(xiāng),龍的傳人發(fā)祥地。“龍馬精神”出自唐代李郢的《上裴晉公》:“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龍蟠鳳逸”是唐代李白《與韓荊州書》中“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龍騰盛世”“龍鳳呈祥”“龍騰虎躍”“龍盤虎踞”等都是龍文化的經(jīng)典之作。
在封建帝王中有龍袍、龍仗、龍床、龍舟。在農(nóng)歷的大節(jié)日,有龍獅舞龍燈會,龍舟賽……大型民間龍文化活動應有盡有。龍在我國古代是傳說中神圣祥龍,是神異的動物,能飛,能泳,能興風,降祥雨。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