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故里祠是整個黃帝故里景區(qū)中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漢代建祠,明清修葺,有正殿、東西配殿和祠前庭,2000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軒轅故里祠位于新鄭市區(qū)軒轅丘前。漢代建筑,歷代多有毀建,明清重修,存有大殿、東西廂房和前殿門。清,康熙五十四年縣令許朝柱于祠前立“軒轅故里”碑。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志·金石志》:“國朝,軒轅故里碑,碑在北門外,康熙五十四年邑令許朝柱立。”(卷三十九)清,道光十七年《林則徐日記》記述:此年林則徐任湖廣總督,農(nóng)歷二月二十日,途經(jīng)新鄭,由鄭州施牧和新鄭縣令李嘉禮陪同,至縣城北關軒轅故里祠拜謁黃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1958年“大躍進”祠有損毀,許朝柱立“軒轅故里”碑被毀。1990年后新鄭縣人民政府又修葺,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軒轅故里祠正殿五間,中央供奉軒轅黃帝中年金身塑像,上面人文初祖的扁額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的題詞,殿內(nèi)四周的壁畫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了皇帝一生的豐功偉績。東西配殿各三間,東配殿塑黃帝元妃嫘祖——“先蠶娘”像;西配殿塑黃帝次妃嫫姆——“先織娘”像。
祠前庭三間,以圖照展示新鄭的裴李崗、仰韶和龍山文化時期文物。祠庭院內(nèi),樹“林則徐拜祖碑”和世界客屬總會拜祖碑等。
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塑像于2005年4月10日落成。這尊漢白玉塑像為黃帝手執(zhí)寶劍的正面坐像。像高5.19米,以示“九五之尊”。
軒轅丘區(qū)“圣”:軒轅丘高19米,長100米,丘內(nèi)建有中華第一宮——軒轅宮,為地穴覆土式建筑,寓意黃帝出生地。黃帝文化藝術苑區(qū)“趣”:有豐富多彩的黃帝文化藝術展示。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