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典故】作舍道邊
http://www.b6man.com 添加時間:2015/1/16 9:03:06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常聽人說“成大事者,不謀于眾”,這不免讓人生疑,聽聽其他人的意見不是一件好事嗎?典故“作舍道邊”告訴您,做事不能一味問別人意見。
魯國人曹褒,喜歡禮儀之事,名聲在外。東漢章帝劉炟(dá)在執(zhí)政期間想修訂禮樂,便任命曹褒主筆。這可把其他專家、學(xué)者急壞了,修訂禮樂這等大事,豈容一人獨專?玄武司馬班固向漢章帝進諫,建議召集京城的儒生共同完成這件大事。漢章帝并不這么認(rèn)為,他說:“民間有句諺語‘在路邊蓋房子,三年都蓋不好’,把儒生召集起來修訂禮樂,結(jié)果肯定是大伙兒天天在一起爭論,很難達成一致意見。” 章和元年正月,曹褒在叔孫通《漢儀十二篇》的基礎(chǔ)上修訂禮樂。他盡心盡力地工作,于當(dāng)年十二月制定出禮樂制度,共計150篇,全部被漢章帝采納。
“作舍道邊”出自《后漢書·曹褒傳》:“諺言作舍道邊,三年不成。”作舍是建房屋的意思,在路邊建房屋,和路人商量如何建,能建出自己喜歡的房子嗎?于是,“作舍道邊”被用來比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做事難成。
這樣看來,漢章帝的說法確實有道理。眾多有想法的人討論一件事,精力不免集中在辯論上,而不在要做的事情上。辯論和聽取他人意見雖然很重要,但是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作者:寇璽 責(zé)任編輯:曾玉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