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年代:北魏 出土地點:洛陽 武士壁畫出土于北魏孝文帝第四子、宣武帝的弟弟清河王元懌的墓中。壁畫繪制在墓葬甬道的東壁上,歷經千余年,雖剝蝕嚴重但人物形象基本完整。武士身高1.74米,戴白色冠,絡腮胡,身穿漢服雙領廣袖衣,執(zhí)一黑色長劍,人物形象豐滿。
據目前所知考古資料顯示,北魏早中期墓葬未發(fā)現壁畫。到了北魏后期胡太后執(zhí)政,上至皇室成員,下到一般官吏,墓中多繪制有壁畫,壁畫中的人物多著漢服,這一變化正是北方少數民族漢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見證。
此外,在墓中繪武士像,東漢雖已出現,但元懌墓中武士的位置由墓室內移至墓門外的前甬道,每側繪制兩個。這樣的布局,除了有所繪武士守衛(wèi)墓主人之意,更起到了顯示墓主人生前地位的作用。該墓利用墓室以外空間繪制壁畫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一例,開在墓葬甬道中繪制大幅壁畫的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