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11月20日,濟源濟瀆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瀆廟的保護和開發(fā)邁出了階段性的一步。10年來,通過保護性與修復和靈活多樣的宣傳促銷和文化活動,濟瀆廟不僅重現(xiàn)其清幽莊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博物館”的獨特魅力,更有力的張揚了古老的濟水文化,讓這座滄桑古廟重現(xiàn)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內外結合,強勢宣傳。在宣傳上“內宣”與“外宣”齊步走,立足于濟源,既分階段不斷開展“濟源人游濟瀆廟”活動,推出濟水文化展、濟源歷史文物展、奇異昆蟲展、根雕奇石展等各類展覽,又先后參加了20余次全省及濟源市組織的大型宣傳促銷活動,極大地提高了濟瀆廟的知名度。 找準特色,提升品位。在資源開發(fā)和項目建設中,堅持把文化的涵蓋和文明的滲透作為重中之重。2000年,以濟水文化、民俗文化、廟會文化為主題,濟瀆廟第一次推出了特色濃郁、陣容強大、藝術水準較高的大型文藝演出節(jié)目“祭水表演”;2004年,在《大河報》“厚重河南版塊”推出了3期專版;2005年,和濟源日報社聯(lián)合開展了“濟水行”系列采風活動,在古濟水沿線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同年配合央視《走遍中國》欄目組,拍攝《山水濟源》第一集“濟水之源”專題,播出后,在全國及國外華人中產(chǎn)生了極大反響。通過近幾年深層挖掘和不斷展示,濟水文化品位日漸提升,成為濟源市的文化品牌之一。 文化活動,市場運作。2001年,舉辦了“祈福濟瀆廟、五福喜臨門”大型活動;2002年,與中凱科貿有限公司聯(lián)合舉辦“濟瀆廟民間文化旅游藝術節(jié)”,形成了“游、購、娛”市場,接待游人10萬余人次,創(chuàng)濟源市五大景區(qū)日接待客流量之最。此后,“老廟會”不斷注入“新內容”,吸引省內外及濟源市商業(yè)、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的積極參與,濟瀆廟文化活動市場運作模式逐漸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