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里,美麗的白天鵝翩躚起舞。將歷史的書頁向前翻7000年,仰韶文化剛剛點亮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三門峽市全景
今年是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一百周年、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5月27日,記者走進為紀念“兩個一百周年”而建設的廟底溝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巨大的彩陶元素雕塑群映入眼簾,袁復禮、夏鼐、安志敏三位考古學家的雕像依次而立。西側的博物館正在建設,仰韶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及文創(chuàng)園項目建設正穩(wěn)步推進,今年9月,市民可在此“探訪”早期中國文明。
仰韶文化遺址公園
“三門峽美不美?”“美!”4月17日,從北京出發(fā)、乘坐“中國首列天然氧吧專列·三門峽號”的500余名旅客,在三門峽“天鵝號”游輪上陣陣歡呼。“真不愧是中國天然氧吧啊!想把這里的空氣‘打包回家’。”70歲的旅客胡君蘭感嘆道。旅客王俊琪一家曾在《中國國家地理》中了解過三門峽,來后才真正體驗到三門峽的“不一般”,他希望下次能在冬暖夏涼的地坑院“住上一住”。
“十三五”以來,三門峽市文廣旅系統(tǒng)以建設文化高地和旅游目的地為目標,聚力攻堅、服務大局,旅游經濟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全市游客接待總量1.83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為1559.07億元,較“十二五”期間分別增長77.67%、78.83%,全市文化產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由0.82%提高到2.53%,同比增長2.08倍,文化產業(yè)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推進天鵝和仰韶文化品牌建設
如果說仰韶文化是三門峽市文旅發(fā)展的一張“王牌”,那么白天鵝就是另一張“王牌”。
為擦亮“天鵝之城”城市品牌,文廣旅部門搶抓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天鵝湖旅游度假區(qū)、百里黃河生態(tài)廊道暨文化旅游綠道工程、靈寶老子文化傳承振興工程等13個重點文旅項目,總投資近400億元,已完成投資約31.5億元,推進更多文旅融合的龍頭型項目和支撐性項目落地。深入謀劃農旅結合、生態(tài)休閑、文化體驗、自駕露營等特色鄉(xiāng)村休閑康養(yǎng)旅游產品和特色民宿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出臺獎勵政策,促進文化旅游市場恢復發(fā)展,激發(fā)文旅消費潛能。
為加快中國攝影文化高地建設和文化強市建設,吸引更多的攝影家前來采風,三門峽市首批打造了10個攝影創(chuàng)作與研修基地,又于去年12月揭牌國字號藝術館——中國攝影藝術館,周期性開展各省“攝影月”和各國“攝影周”等主題展覽。
“為促進形成文旅融合發(fā)展新格局,提振文化旅游消費,我們將重點加強遺跡保護,保護好散落在崤函大地的古村落,挖掘保護民俗,系統(tǒng)梳理三門峽黃河文化發(fā)展歷程。”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毋慧芳表示,今年,三門峽將強化對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為游客營造安全舒心的文化旅游環(huán)境。
天鵝湖濕地公園
游黃河、看天鵝、泡溫泉、探奇地坑院、問道函谷關……“仰韶文化是我們獨特的歷史文化優(yōu)勢,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仰韶文化開啟了黃河流域早期文明化進程。”三門峽市市長安偉表示,要為全市文化旅游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力爭到2023年將三門峽打造成黃河金三角文化旅游核心片區(qū)、河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追憶體驗早期中國文明的重要窗口;到2025年打造成黃河文化高地、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豫西民宿
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
三門峽文化資源豐厚,仰韶文化花開中國,老子文化和黃河文化得天獨厚,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
三門峽按照“推進一批、培養(yǎng)一批、儲備一批”的“產業(yè)帶動”思路,積極打造文旅產業(yè)品牌。全市現(xiàn)有省級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園區(qū))10個,4A級景區(qū)14家,省級旅游度假區(qū)2家,省級文旅夜間消費集聚區(qū)1家,省級康養(yǎng)旅游示范基地1處。
自1992年原國家旅游局在三門峽舉行“黃河之旅”首游式以來,三門峽持之以恒地組織舉辦了二十七屆黃河旅游節(jié),與往屆不同,今年三門峽市邀請到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演奏。當晚,郎朗傾情演繹了交響組曲《黃河頌》《黃水謠》,天津歌舞劇院交響樂團、鄭州師范學院合唱團合唱《保衛(wèi)黃河》,旋律跌宕起伏,博得了在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5月21日,“中流砥柱”三門峽黃河大合唱盛大舉辦。此外,橫渡母親河、首屆三門峽“黃河船奇”帆船公開賽等活動相繼舉行,讓人們近距離感受深遠厚重的黃河文化。
去年,全市接待海內外游客253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95.1億元,文旅融合正在成為三門峽惠民富民的生力軍和城市轉型發(fā)展的增長極。
加快文化和文藝繁榮出圈
今年恰逢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100周年、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三門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相繼實施了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廟底溝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仰韶文化國際研究中心、西坡遺址大房基展示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設項目,并全力籌備“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一百周年暨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慶祝活動。
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績效考評中,三門峽近兩年連續(xù)位列全省第一方陣。近年來,文化部門創(chuàng)作推出了一批優(yōu)秀劇目,曲劇《大山的兒子》榮獲第十四屆省戲劇大賽“文華大獎”、第八屆黃河戲劇節(jié)劇目金獎,現(xiàn)代戲《連翹花開》入選2020年全省重點加工提高劇目,蒲劇《甘棠遺愛》《河陽知府》榮登央視戲曲頻道,經過兩年編排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蒲劇《布衣英雄》精彩亮相河南人民會堂,向建黨百年獻禮,獲得河南省文華大獎。
近日,陜州鑼鼓書上榜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鑼鼓舞、槲包制作技藝、十碗席、虢州十硯等11項代表性項目上榜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示目錄。
仰韶百年,光耀中華。天鵝奮飛,峽城更美。三門峽文旅人正迎著建黨百年的曙光走向更遠的詩與遠方。
五條精品旅游線路
NO1:九曲黃河彎·尋根文明源
追憶體驗,進一步了解中華文明起源、道家文化根源。
主要景點:仰韶文化博物館—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虢國博物館—寶輪寺塔—函谷關—黃帝鑄鼎原—空相寺—三門峽大壩
NO2:探民居瑰寶·沁火山溫泉
通過親身體驗,領略獨特豫西民俗,體驗溫泉養(yǎng)生、品味人間煙火。
主要景點:陜州地坑院民宿文化園—陜州高陽山溫泉—翡翠麗池溫泉—盧氏官道口山水隱廬·隱居鄉(xiāng)宿—盧氏湯河山水隱廬·沐心民宿—湯河裸浴溫泉—五里川千層坊·樸宿里
NO3:品山水畫廊·享天然氧吧
走進流動的山水畫卷,體驗別樣的山水之美。
主要景點:百里黃河生態(tài)廊道—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黃河公園—黃河丹峽—甘山國家森林公園—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娘娘山、漢山、亞武山—燕子山國家森林公園—豫西大峽谷—雙龍灣旅游度假區(qū)
NO4:憶紅色腳步·守百年初心
回憶革命歷程,感受崢嶸歲月,激勵奮進前行。
主要景點:八路軍澠池兵部舊址—劉少奇舊居—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三門峽大壩—河南振宇紅色文化館-陜州區(qū)小南川抗日革命根據(jù)地—盧氏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
NO5:養(yǎng)愜意身心·喚濃摯鄉(xiāng)愁
親歷“春賞花、夏耕耘、秋摘果”的無窮樂趣,體驗“住農屋、吃農飯、干農活”的田園生活。
主要景點:靈寶市陽光山莊—盧氏豫西百草園—陜州區(qū)曲村地坑院—澠池趙溝古村—義馬鳳凰山莊等
- “頌歌獻給黨 唱響新時代” 三門峽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 2021/6/18 13:48:37
- 百年慶典 薪火相傳 三門峽澄泥硯文化遺產特展 2021/6/9 14:36:39
- 三門峽:打造鄉(xiāng)村旅游特色村,助推旅游發(fā)展方式轉型 2021/6/8 15:10:41
- 3500名“泳士”齊聚三門峽 共赴“橫渡之約” 2021/5/24 14:32:04
- 第27屆三門峽黃河文化旅游節(jié)即將震撼來襲 2021/5/14 1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