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客為何總被宰?
http://www.b6man.com 2016/1/27 11:04:52 來源:南方日報 點擊:次
2016年伊始,中國游客在國外旅游就遇到了兩件麻煩事。一則是來自韓國《朝鮮日報》的報道,報道稱韓國餐廳狠宰中國游客,進店先問是不是中國人,是的話遞給你一份特制的菜單,價格則比一般餐廳貴得多。一則是來自柬埔寨的消息,當事人李先生稱在金邊機場出境時遭遇連續(xù)索要小費,前后被索取70美元,最終決定放棄所購買的土特產和建材樣品上飛機。這兩件事分別在韓國和柬埔寨引起廣泛關注,韓國輿論紛紛譴責餐廳區(qū)別對待并提價一事,而中國駐柬大使館也開通求助熱線。
作為全球旅游消費能力首屈一指的群體,中國游客近年來廣受歡迎——人多、錢多,這樣的群體誰不愛?再加上旅游經驗不豐富、要面子、偏愛購物等,成為一些不良商家和公務人員痛宰的對象。我們暫且不說境外商家的問題,畢竟并非每個國家的餐館老板都像韓國那些被曝光的餐館老板一樣對外國游客區(qū)別對待,且韓國這種情況也并非普遍存在,而是集中在部分區(qū)域,絕大多數(shù)餐館還是不會故意宰客的。我們更希望大家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游客被宰這事兒為何經常發(fā)生。
按理說,大家都是游客,為何倒霉的不是歐美人?中國有個成語,叫窮家富路,意思是居家應節(jié)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如果再進一步解釋,那就是家境再窘迫,路途中也要出手大方些,該花的要花,別虧待了自己。這個成語對中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每個人回頭看看,多多少少都有點這樣的心理,出門在外多帶點錢不是壞事,萬一遇到緊急事情怎么辦呢。但是有部分國人,在國外由于匯率、環(huán)境、物價等差異,對錢的概念沒能厘清,對花錢的節(jié)點也不在意。
曾經有位朋友,在泰國一出手就給了300泰銖小費,這可是五六十元人民幣,但是行情是20-50泰銖就可以了。大家都這樣做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后果?幾年過后,小費的標準漲了,很有可能是針對中國游客漲的,已經有不少人帶頭給了那么多了,你們其他的中國游客為什么給那么少?一位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曾經抱怨,外出旅游被當成中國游客,砍價的時候砍得狠,商家往往很不高興,說中國人怎么那么小氣。也有位朋友,多年前在印尼吃海鮮時驚呼好便宜,狠狠做了一回土豪又沒有花多少錢,但這兩年你再去看看,土豪還有,但是如果你的收入不翻倍,沒法吃了,因為海鮮并不比中國便宜。
中國游客的錢不僅花在不該花的地方,還怕惹事喜歡用錢解決問題。目前東南亞以及非洲部分國家,過關時索取小費的行為,就幾乎是中國游客“養(yǎng)”出來的習慣。很多旅行社在提醒團隊游客的時候,經常會叫游客在過關暹粒等地給一點小費,以方便通關,這實際上是旅行社怕惹事,讓更怕惹事的中國游客來埋單。有些人認為過關給點小費,既是讓自己方便,也是慰問海關人員的辛苦,但是這種做法完全是錯誤的,因為海關人員或移民警察索要小費在大多數(shù)國家都屬于索賄行為。柬埔寨方面也表示,一經查實索要小費,24小時內將撤銷該官員職務。
很多人都認為,出門在外最好不要惹上事,但是有時候事兒會自動惹上你。前文提到的李先生被索要小費的問題,下一次很有可能是你,那應該怎么辦?你完全可以拒絕,或者將情況如實反映到大使館和該國移民署。餐館宰客怎么辦?商品價格虛高怎么辦?類似這樣的市場行為,要么你走開不消費,在點評網(wǎng)站上吐槽提醒其他人,要么享受砍價的樂趣,但是前提是你清楚當?shù)叵M和物價,做好準備,宰客也宰不到你。
作為全球旅游消費能力首屈一指的群體,中國游客近年來廣受歡迎——人多、錢多,這樣的群體誰不愛?再加上旅游經驗不豐富、要面子、偏愛購物等,成為一些不良商家和公務人員痛宰的對象。我們暫且不說境外商家的問題,畢竟并非每個國家的餐館老板都像韓國那些被曝光的餐館老板一樣對外國游客區(qū)別對待,且韓國這種情況也并非普遍存在,而是集中在部分區(qū)域,絕大多數(shù)餐館還是不會故意宰客的。我們更希望大家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游客被宰這事兒為何經常發(fā)生。
按理說,大家都是游客,為何倒霉的不是歐美人?中國有個成語,叫窮家富路,意思是居家應節(jié)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如果再進一步解釋,那就是家境再窘迫,路途中也要出手大方些,該花的要花,別虧待了自己。這個成語對中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每個人回頭看看,多多少少都有點這樣的心理,出門在外多帶點錢不是壞事,萬一遇到緊急事情怎么辦呢。但是有部分國人,在國外由于匯率、環(huán)境、物價等差異,對錢的概念沒能厘清,對花錢的節(jié)點也不在意。
曾經有位朋友,在泰國一出手就給了300泰銖小費,這可是五六十元人民幣,但是行情是20-50泰銖就可以了。大家都這樣做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后果?幾年過后,小費的標準漲了,很有可能是針對中國游客漲的,已經有不少人帶頭給了那么多了,你們其他的中國游客為什么給那么少?一位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曾經抱怨,外出旅游被當成中國游客,砍價的時候砍得狠,商家往往很不高興,說中國人怎么那么小氣。也有位朋友,多年前在印尼吃海鮮時驚呼好便宜,狠狠做了一回土豪又沒有花多少錢,但這兩年你再去看看,土豪還有,但是如果你的收入不翻倍,沒法吃了,因為海鮮并不比中國便宜。
中國游客的錢不僅花在不該花的地方,還怕惹事喜歡用錢解決問題。目前東南亞以及非洲部分國家,過關時索取小費的行為,就幾乎是中國游客“養(yǎng)”出來的習慣。很多旅行社在提醒團隊游客的時候,經常會叫游客在過關暹粒等地給一點小費,以方便通關,這實際上是旅行社怕惹事,讓更怕惹事的中國游客來埋單。有些人認為過關給點小費,既是讓自己方便,也是慰問海關人員的辛苦,但是這種做法完全是錯誤的,因為海關人員或移民警察索要小費在大多數(shù)國家都屬于索賄行為。柬埔寨方面也表示,一經查實索要小費,24小時內將撤銷該官員職務。
很多人都認為,出門在外最好不要惹上事,但是有時候事兒會自動惹上你。前文提到的李先生被索要小費的問題,下一次很有可能是你,那應該怎么辦?你完全可以拒絕,或者將情況如實反映到大使館和該國移民署。餐館宰客怎么辦?商品價格虛高怎么辦?類似這樣的市場行為,要么你走開不消費,在點評網(wǎng)站上吐槽提醒其他人,要么享受砍價的樂趣,但是前提是你清楚當?shù)叵M和物價,做好準備,宰客也宰不到你。
作者:蔡華鋒 通訊員:本站
(責任編輯:徐鵬)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提高沖突治理能力鞏固旅游扶貧成果 2016/1/25 15:08:11
- 景區(qū)發(fā)展須創(chuàng)新管理構架 2016/1/22 16:45:41
- 旅游OTA市場現(xiàn)圍城效應 2016/1/21 11:00:36
- 旅游年票倒逼門票經濟轉型 2016/1/14 15:11:24
- 杜絕“惡導游”治標更要治本 2016/1/13 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