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遭破壞性開發(fā) 公共景觀資源豈能"私有化"?
http://www.b6man.com 2010-4-14 9:05:50 來源:廣州日報 點擊:次
記者近日赴云南大理采訪時發(fā)現(xiàn),洱海正在遭受破壞性開發(fā)。洱海自然延伸港灣情人湖現(xiàn)在已消失。極目望去,到處是林立的別墅群,這個世界級的旅游景點正日益變成富人的后花園。(4月13日《中國青年報》)
蒼山洱海,馳名中外。洱海岸線的身價不言而喻。然而寸金難買的洱海之濱,現(xiàn)在卻被“私有化”,令人痛心疾首。資本逐利,開發(fā)商為了暴利,是不會有“公益心”的,況且他們填湖蓋樓,手中握有政府部門的批文。這也折射出一個事實:開發(fā)商信奉只要有錢,就能把一切搞定,并且確實搞定了。洱海正變成富人的后花園,恰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公共空間“私有化”愈演愈烈的一個縮影。
誰也不會公開否定公共資源姓“公”,但事實上今天一些地方的公共資源已遭異化。比如城市的河畔、湖濱,臨水而建的各處豪宅肢解了原本作為公眾資源的城市臨水景觀,城市中的湖泊河流成了別墅豪宅的“洗腳盆”,普通民眾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親水”看風景了。誰可以觀景,誰可以“親水”,都得由錢說了算——在城市改造中,房地產(chǎn)老板看上哪塊風水寶地,有些部門就幫著拆遷那個地段。公共空間“私有化”,極大地損毀了城市品質(zhì),并且拉大了社會不公。
公共空間不能“私有化”,這不僅是給市民留住了最美的風光,而且還厘清了一個理念:有效地保護公眾景觀資源不被瓜分,正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公共資源姓“公”,是屬于全體公眾的,必須由全體公眾共享,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而搶在公共景觀資源的“生米”被做成“私有化”的“熟飯”前出手制止,已是刻不容緩。
蒼山洱海,馳名中外。洱海岸線的身價不言而喻。然而寸金難買的洱海之濱,現(xiàn)在卻被“私有化”,令人痛心疾首。資本逐利,開發(fā)商為了暴利,是不會有“公益心”的,況且他們填湖蓋樓,手中握有政府部門的批文。這也折射出一個事實:開發(fā)商信奉只要有錢,就能把一切搞定,并且確實搞定了。洱海正變成富人的后花園,恰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公共空間“私有化”愈演愈烈的一個縮影。
誰也不會公開否定公共資源姓“公”,但事實上今天一些地方的公共資源已遭異化。比如城市的河畔、湖濱,臨水而建的各處豪宅肢解了原本作為公眾資源的城市臨水景觀,城市中的湖泊河流成了別墅豪宅的“洗腳盆”,普通民眾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親水”看風景了。誰可以觀景,誰可以“親水”,都得由錢說了算——在城市改造中,房地產(chǎn)老板看上哪塊風水寶地,有些部門就幫著拆遷那個地段。公共空間“私有化”,極大地損毀了城市品質(zhì),并且拉大了社會不公。
公共空間不能“私有化”,這不僅是給市民留住了最美的風光,而且還厘清了一個理念:有效地保護公眾景觀資源不被瓜分,正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公共資源姓“公”,是屬于全體公眾的,必須由全體公眾共享,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而搶在公共景觀資源的“生米”被做成“私有化”的“熟飯”前出手制止,已是刻不容緩。
作者:奚旭初 通訊員: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滄海變豪宅,何覓情人湖? 2010-4-14 8:58:01
- 旅游產(chǎn)業(yè)要升級 五大轉(zhuǎn)型最關鍵 2010-4-13 8:46:36
- 給“農(nóng)家賓館”潑點冷水? 2010-4-13 8:43:38
- 應對氣候變化旅游業(yè)如何作為 2010-4-12 11:15:00
- 如何看"免門票"得與失 "門票經(jīng)濟"走到盡頭? 2010-4-6 8:47:30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