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塑像
“州名汴水,府號開封。逶迤接吳楚之邦,延亙連齊魯之地。周公建國,畢公皋改作京師;兩晉春秋,梁惠王稱為魏國。層疊臥牛之勢,按上界戊中央;讓華夷,太宗一遷基業(yè)。元宵景致,鰲山排萬盞華燈;夜月樓臺,鳳輦降三山瓊島。金明池邊三春柳,小苑城邊四季花。十萬里魚龍變化之鄉(xiāng),四百座軍州輻輳之地。黎庶盡歌半稔曲,嬌娥齊唱太平詞。坐香車佳人仕女,蕩金鞭公子王孫。天街上盡列珠璣,小巷內(nèi)遍盈羅綺。靄靄祥云籠紫閣,融融瑞氣躥樓臺。”《水滸傳》里對開封的這段描寫,展示了當時作為北宋都城開封的歷史變遷和繁華勝景。宋江樊樓與李師師相會
可以說,《水滸傳》這部小說起于開封、止于開封。小說一開始就描寫了宋朝在開封的建國史,說宋太祖趙匡胤“……掃清寰宇,蕩靜中原,國號大宋,建都汴梁(開封)”。書中還有這樣描寫開封的古詞:“一自梁王,初分晉地,雙魚正照夷門。臥牛城闊,相接四邊村。多少金明陳跡,上林苑華發(fā)三春。綠楊外溶溶汴水,千里接龍津。潘樊樓上酒,九重宮殿,鳳闕天閽。東風(fēng)外,竹歌嘹亮堪聞。御路上公卿宰相,天街畔帝子王孫,堪圖畫,山河社稷,千古帝王尊。”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開封的贊美之情。開封在《水滸傳》這部名著中活色生香了。
《水滸傳》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開封。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沖誤入白虎節(jié)堂,楊志州橋賣刀,宋江樊樓與李師師相會,柴進簪花入禁苑等。其中,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和楊志州橋賣刀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
《水滸傳》因開封繁華的市井生活而精彩,開封因《水滸傳》的絢麗文筆而更加生動。《水滸傳》和開封相映生輝,相得益彰。(配圖與原文無關(guān))